西方大文豪伏尔泰有句名言叫 生命在于运动 我国古代先哲也早早悟出这样的道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在里约奥运会引发了全地球人吐槽之际 古典君也凑凑热闹 和大家一起回顾中国古代灿烂的体育文明 来来来,大家一起动起来! 蹴鞠 古代足球 蹴鞠有好多别称 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 “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 “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 因而“蹴鞠”就是指 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 类似今日的足球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马球 马球贵为古代三大球类运动之一 就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活动 马球在中国古代叫“击鞠” 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辽、宋、金、元、明沿之清代趋于衰亡 曹植《名都篇》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但对于马球的起源,目前尚没有确切的说法。 1984年中国奥委会组团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赠给国际奥委会的珍贵礼品便是《唐代马球图》艺术挂毯,由此可见国人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珍视。 捶丸 古代高尔夫 “捶”即击打,“丸”即小球 捶丸是以球杖击球入穴 是一项女人、小孩都可以玩的运动 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 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高尔夫运动 步打球,又称步打,是一种徒步以杖击球的汉族球类运动,起源于唐代。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步打是从马球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除了不骑马之外、跟马球运动大体相似。 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常被称之为中国高尔夫球运动。 捶丸的制度化,规则的科学化和比赛的正规化,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乃至世界古代体育史,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投壶 礼仪游戏 投壶既是一种礼仪 又是一种游戏 投壶之礼 需将箭矢的端首掷入壶内才算投中 要依次投矢,抢先、连投都不计分 投中获胜者罚不胜者饮酒 投壶礼来源于射礼。 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弓比耦;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故而以投壶代替弯弓,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以习容而讲艺也。” 木射 古代保龄球 木射,又叫“十五柱球 是唐代时创造的一种球的玩法 类似于地滚球,以球击打木柱 按着人数轮流进行 勘称古代保龄球 《木射图》记录其法:在场地一端竖立十五个象征“侯”的木笋,其中十个木笋上各写一红字,分别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五个木笋上各写一黑字,分别为:傲、慢、佞、贪、滥。红黑相间,作为目标,用象征“箭”的毬,从场地的另一端滚去,命中红笋者为赢,命中黑笋者为输。 拔河 起源于军事活动 拔河作为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项活动 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 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 “施钩之戏” 缘于楚国水战的牵钩活动,后从军中传至民间,并沿袭久远。据《隋书·地理志下》载:“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其事亦传于他郡。”可见,这种用于军事训练的活动在隋朝的民间仍然“流迁不改,习以相传”,并且从“钩初发动,皆有鼓节,群噪歌谣,振惊远近”的拔河过程看,我国古代的拔河方式基本形成。 读而思 TIPS 在周朝,“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便相当于古时的“体育课”。 射箭在古代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技能,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弓箭甚至成为男子汉的标志。因而,射箭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定了“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项基本考核内容。 由此衍生的“射礼”是西周时期以射箭比赛为形式的活动,它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有详细的竞赛规则、组织分工、音乐伴奏、奖励等。 西周的射礼堪称'古代组织最严密的竞技运动会',堪与古希腊奥运会相媲美的大型古代竞技运动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