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 | 学习《内经》纲要

 为什么73 2016-08-16



本文是田合禄老师在而然青年中医促进中心的讲座的提纲及摘要。人人都说《内经》难学,其实知其要者不难学,因为《内经》只讲天、地、人三件事,其核心内容是以天道明医道,观天察地则医道明矣。






1

《内经》只讲三件事——天地人



《素问·著至教论》说: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以教应庶,亦不疑殆。”



《素问·气交变大论》说:

“夫道者,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可以久。”

“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

善言古者,必验于今;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

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



《灵枢·逆顺肥瘦》说:

“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

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素问·举痛论》说: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已。

如此则道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

 




 

天道



《内经》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医学,所以学习中医,首先要学习天道的天文历法内容。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

临观八极,考建五常。”


“天纲”,高士宗解释为“天文之大纲”,意指天体运动变化大的规律性现象,例如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二十八宿的方位等等。

“八极”,即八方之远。

考,指考察。

建,即建立。

“五常”,此指五行运气的常规情况。



《素问·阴阳类论》说: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

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


“孟春始至”,是指农历正月节立春之日。

王冰注:“燕,安也。”张介宾注:“燕,闲也。’’“正”,候察之意。

 


上二段文章的意思是说,在春天的这一天,黄帝安闲静坐,认真观察天体的运动变化以及地理形势、生物的生长变化,并以八卦五行概念来归类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规律和阐发自己对自然气候变化的认识,且总结建立起一套掌握运用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经验运算公式。



为什么要在“孟春始至”时观察呢? 



盖春为气之始也。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

“求其至也,皆为始春。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

 

日:移光定位,立表于中

月:海水



《八正神明论》:

黄帝问曰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岐伯对曰

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

愿卒闻之。


岐伯曰

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

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

星辰八正何候?


岐伯曰

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灵枢·岁露》说:

“月满则海水西盛,

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

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

人气血虚,其卫气去。”

 


如何把握太阳运动规律呢?



《六节藏象论》说: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

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 因天之序,盛衰之时,

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此之谓也。”



这里明确告诉我们,三阴三阳的确立是根据太阳周年视运动“移光定位”得来的。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



太阳运动产生的阴阳消长过程可以用太极图表示。




  

五运六气



天道核心是五运六气

天体运动的各种规律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

应天之气,动而不息,

故五岁而右迁;

应地之气,静而守位,

故六期而环会。

……

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

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

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

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地理



《异法方宜论》


东、南、西、北、中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


 


知人事



生命双结构

心肺脾三本

 


1、六气下合六经



《脏气法时》,

《四气调神》,

《生气通天》

六气下合六经——《伤寒论》(病发阴阳)



《天元纪大论》: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

 


这六经就是《伤寒论》的六经。

 


《六元正纪大论》: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


岐伯曰:辰戌之纪也。


太阳、太角、太阴、壬辰、壬戌、其运风,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太角(初正)、少征、太宫、少商、太羽(终)。


太阳、太征、太阴、戊辰、戊戌同正征,其运热,其化喧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太征、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


太阳、太宫、太阴、甲辰岁会(同天符)、甲戌岁会(同天符),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征。


太阳、太商、太阴、庚辰、庚戌,其运凉,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满。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征、少宫。


太阳、太羽、太阴、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栗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溪谷。太羽(终)、太角(初)、少征、太宫、少商。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临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泻血溢。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


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


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萎、注下赤白。


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


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昏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2、标本中气与升降浮沉



六气归一年,一年有四时,


五脏配四时——脏气法时,


四时有升降浮沉——《脾胃论》——标本中气


标本中气理论是《脾胃论》的核心。

 

 

3、五运六气的代表是甲子历



《天元纪大论》



五运与天干的结合: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五运与地支的结合: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戊之岁,上见太阳;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

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