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ramics中古今人物故事图解(一)

 家有学子 2016-08-16

1、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知章骑马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贺知章是八仙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解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诗中说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

 

 



2、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三斗源于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看到曲车(即酒车)竟然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去。相传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见《三秦记》)。


 

 



3、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李适之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然而好景不长,天宝五载适之为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李适之传》)'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适之诗句。


 

 



4、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


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


 

 



5、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苏晋一面耽禅,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6、卞庄刺虎


故事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卞)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然之,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7、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张旭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无视权贵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8、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唐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


 

 



9、东坡赋鼠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拢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10、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