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山《小楷心经》山西博物馆藏

 雨林修养馆 2016-08-17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小楷心经》 - 以拙为进 - 欢迎来到刘昌明的博客
        傅山 《小楷心经》山西博物馆藏

  此《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书于顺治五年(1648戊子)春,纸本,共八页,凡三十一行,计二百八十三字。 结字、用笔,意趣皆高古醇厚,可视之为成功实践了毋巧得拙、毋媚得丑、毋轻滑得支离、毋安排得真率理想的一件精彩之作。

  此件墨迹有多位藏家的鉴赏印记,其中叶恭绰与张珩的鉴记更显示出此件作品的分量。

  傅山工书,与其为人一样,反对矫饰造作,“不信时,但于落笔时先萌一意,我要使此何如一势。及成字后,与意之结构全乖,亦可知此中天倪,造作不得矣”(《字训》),尤其不喜赵孟頫一路优美妍媚的风格,而崇尚拙朴率真的书风,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作字示儿孙》),既可以说是晚明书风的理论总结,也对后来兴起的篆隶有深远的影响。他的实践,楷书学颜真卿,得其厚密朴质;行草受王铎影响,同时深研阁帖,易王铎的方折为圆转,更加重视点划之间的缠绕盘旋,因而气势更加饱满、风格更加恣肆。但是他学古不如王铎全面深入,创作时又比王铎率意,因而在技巧的丰富和严谨方面有所未逮。他同时也涉猎篆隶,虽然尚未得法,却可谓清代复兴篆隶的先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