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蓓 (作者为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博士、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 很多人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受到伤害,而发出愤怒的情绪,但在愤怒的背后,其实含有自怨自艾、自怜。此时,唯有自己愿意去看自己的内心,想想在互动过程中,究竟是哪些地方让自己受到伤害,找出真正的问题。 平常我们对于皮外伤的处理,很可能是草率地消毒伤口,即不去管它。在关系上的处理也常常如出一辙,忽略自己受伤害时真正的感觉,不自觉地继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并发出:“我受伤了,你来哄哄我吧!”的讯息。 我有个很优秀、出色的女性朋友,失恋至今三年了,却始终没有从失恋的情境中走出来,还好她并没有得忧郁症,只是一直处于失恋的状态。有一次我们在聊天时,我问了她一句话:“妳想想看失恋三年来,妳得到什么好处? ”她非常惊讶地否认,失恋哪来的好处,尽是坏处。 我告诉她,失恋一定会为她带来某些好处,否则她不会陷在里面三年走不出来。她想了想,承认在扮演“失恋者”角色的三年里,许多人热心介绍男朋友给她,家人也常常陪伴她,周遭的朋友怕她无聊,一到周末就约她,所有人的关心都涌来。 扮演受害者,享受好处像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虚假、操弄的一部分。我们常因为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尤其是在冲突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受伤时,就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们。于是,我们想办法替自己疗伤,这时候可能再昂贵的衣服也舍得买,再高档的美食也狠心品尝,将所有的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一点都不感到心疼。其实这也算是好处,只是我们不自觉。 我们很容易在冲突中学会扮演失败者或受害者的角色,然后在角色里占尽所有的好处。表面上,好像得到不少好处,实际上,我们却没从关系互动中成长。人常常扮演这样的角色,沉浸于自怜自艾的情绪中,表现于外在就像受害者。 当对方用不符合我们期待的方式对待,就发脾气,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一定要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找足理由去伤害对方。受害者去伤害对方,认为这是自卫,是为了要保护自己,是对方逼得我们没有办法,只好出手反击,所以攻击别人时更加名正言顺了。可是冷静想想,此时说出来的话伤人很深,自己也未必好过。 在伤害别人后,操弄技巧好的人可能会跟对方道歉,解释自己的行为,然而,这并不保证下一次不会再去攻击人。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玩这个把戏,活在这样的游戏中乐此不疲。可是我们真的快乐吗?我们不快乐,周围的人也不快乐,因为被牵连了,我们当然无法从关系中获得成长。 如果可以清楚认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从此不想再扮演受害者角色时,我们才有可能从固定模式中走出来。但是,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模式的背后是一个很大的承担。 换句话说,生命是属于自己,要如何过日子,其实别人左右不了我们,只有自己能左右。如果自己选择扮演被害者的角色,别人也拿我们没办法。所以,我们必须要反问自己,要不要这样继续下去?如果不要的话,只有拿出很大的勇气与决心来改变自己。 下决心走出旧有关系模式当下定决心,要真正扛起责任时,才有勇气去看清楚自己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如果无法面对自我真实的感觉,就永远无法挣脱旧有的关系模式。 举例来说,今天我们可能穿了一身很漂亮的衣服,可是身旁边的人并没有说任何的意见,也许只多看两眼而已,我们便开始自我解读:“他这样看我是什么意思?”、“他觉得我穿不出衣服的品味吗?”、“我不适合这样穿吗?”,或是“我不够格穿这样的衣服?”。无形中,“受害者”的角色已经冒出来了,这时候我们看对方的眼光就变得很不自然,然后,对方也回以不友善的眼光。这个“受害者”就会开始回想以前两人的互动,例如曾发生什么过节,所有的事情一下子进入到这样的解读系统去。 因此,不可否认的,有时我们的冲突是自己引发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拥有感觉的原因,假如我们不曾拥有感觉,我们无法去解读事物。当别人看了我们一眼,我们心里会因为这瞟过来的眼神而感到不舒服,只归咎于外在归因,却不回到自己的身上来找答案。 拥有并解读感觉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的感觉不灵敏,对于别人的反应,自然就会用受害者或是既有的模式去解读。当用这样的角度去解读感觉时,很可能就已进入负面思考的模式中。此时,就算表面上没有发生任何冲突,其实心里已产生疙瘩。所以,要脱离被害者的角色,很重要的是,不但要“拥有”感觉,更要了解该如何“解读”感觉。 其实,“受害者”的角色或是关系中的很多冲突,只是跟自己玩游戏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先去解开问题的关键:“我们拥有真正的感觉吗?又该如何解读自己的感觉呢?” 以佛法来说,佛教提供了一套修行的方法,帮助我们解读自己的感觉,然后让我们寻找一个内在归因的角度。我们从中去省思时,就可能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当我们再去面对感觉时,原有的冲突也消失了。 有时候我们没把问题厘清就跳到沟通,便会发现彼此沟通不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花了钱去学沟通,结果却是无效。这个问题不在“沟通”本身,或是“技巧”没用,而是技巧用在自己身上时无效。因为我们的内在和自己的沟通没有做好,此时再跟外界环境互动,沟通就成了一团乱,变成有话也说不清楚。当话愈说不清楚,人跟人之间的差异性就愈明显,然后也就愈无解,愈无解,很多事情就理不清、理还乱。 藉由修行,获得成长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自己能在关系互动中成长,我们不应期待由周围的人先改变、先成长,而是要反求诸己。如此一来我们便会发现,当自己能够成长时,周围的人也会因而受益;当他人受益时,自己自然也会有所成长。 禅修是一个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的良方,因为禅修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将我们对外的注意力收摄回来,回归到自己身上。举例来说,当人们打坐时会产生一堆妄念,这也很有价值,因为即使胡思乱想,还是把我们的注意拉回到自己身上,这是很自然的。 当注意力都回到自己身上时,便要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念头是这样子?”并不停地去找自己那个胡思乱想的源头,慢慢地开始注意到原本的模式:自以为是、倔强、不肯认输、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这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大,希望是“受害者”的自己是这么大,然后开始一点一滴地去反省、整理自己,渐渐地便会发现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此时,我们才真正知道何谓平静、安定,甚至是禅悦,原来这才是我们一直想要寻找的。 因为要解决冲突,我们要找因应之道,希望能够平安度过冲突,然后处于安定的状态。除了选择禅修、打坐,还可以每天拨出一点时间来独处,安静地面对自己。为什么要安静的面对自己呢?因为独处时,我们可能在看书、听音乐,只是暂时不与人互动而已,可是跟周遭环境还是有很多其它的互动,这并非真正与自己独处。 当我们能够独处时,即能观照到内心,看见自己的内在,并一步步整理自己。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要人们多多与自己独处,知道自己的真实状态。事实上,人应该是时时刻刻都在省思自己的状态,这样才能很灵敏地知道自己现在是何种状态、拥有什么样的感觉。进而与人互动时,才能从关系中看到彼此的差异性,并包容彼此,从冲突中学习化解、成长。这样,才能真正走出“受害者”的角色。 本文选自《亲密、孤独与自由》,作者:杨蓓。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