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讳疾忌医”,何其多?

 陈鑫医师 2016-08-17

        成语,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语与中医也有紧密的关联,请耐心往下看呦。
讳疾忌医
释义:
        隐瞒疾病
不愿医治




扁鹊:先秦名医
素有“神医”之称;成语“讳疾忌医”讲的就是扁鹊与蔡桓公之事。

【成语典故】:一日,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候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又过了十天,扁鹊又见桓候,日:“君之病已到肌肤,不治将益深。”桓候没有回答他。扁鹊走后,桓候不悦。再次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桓候,日:“君之病已到肠胃,不治将更加深。”桓候又不悦。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见桓候而跑,桓候不解,使人问之,扁鹊日:“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可奈何也。”现君之疾已到骨髓,我以没有办法。过了五天,桓候体痛,派人请扁鹊,扁鹊已到他国,桓侯遂死。

成语】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现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例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有这样的记载:“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都糊涂,误认为他是胖子。”从此“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

成语 |“讳疾忌医” 何其多

        成语“讳疾忌医”充满了消极色彩,真的就这么不相信医生吗?无论是古时的蔡桓公,还是鲁迅笔下的“胖子”,都很好的诠释了“讳疾忌医”。总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或者即使患病也要极力隐瞒一些,给医生们造成迷惑,而走进另一种判断误区。
        当下,医学发展水平可以说是相当迅猛,各项医疗指标、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医生的医疗技能也是相当的熟练,大小病情都能从容面对。“讳疾忌医”的这种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的,或是衍生为有些百姓宁可相信那些小广告、小报纸上吹嘘的各种所谓“家传神医们”,也不愿去正规医院门诊看病等情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