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鹊见蔡桓公》里的微言大义

 m361b 2023-02-06 发布于山东

《扁鹊见蔡桓公》是在中学时的课文,时隔30多年,今日重读,就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文章开门见山,并没有交待写作背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经典之作。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里用的是“疾”,后面则是“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用的是“病”,那么“疾”和“病”有什么区别吗?

“疾”的中间是“矢”,“疒”是指床,是指箭伤,泛指外伤,一般容易恢复。所以后来也指好得快的、小的毛病,如感冒。于是,“疾”在许多句子中会被引申为“快”的意思,如“疾风知草劲”,“春风得意马蹄疾”,“疾风暴雨”等。

“病,疾加也。”(《说文》)或“疾甚曰病”(《仪礼·既夕礼》)。“疾”进一步加重才是“病”。中间是“丙”,有“把炳、证据”的意思,也就是有了确切的表现了。

后面又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其中的“不病”,现在普遍翻译成“没有病的人”,这并不严谨,应该指的是还不到病的程度,“得了小毛病的人”,顶多算是“别来无恙”的“恙”。蔡桓公可能也觉得有些不适,但并不放在心上,就随口埋怨了一句。

所以表现在腠理的毛病曰“疾”,而深入肌肤了,则称之为“病”。现代人一般不加区分,翻译成英文时统称为“disease” ,其实,“疾”对应的是“suffering”,而“病”的英文应该是“sickness”。

这里的“腠理”,其实是指“皮肤”的“皮”,指表面、有纹理的部分。而“肌肤”相当于“皮肤”的“肤”,是指皮下的一层油脂。所以古人称“肤如凝脂”,而不是“皮如凝脂”。指皮被凝脂充填的状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其中的“体肤”就是指皮下脂肪而不是皮肤。

我们现在笼统地称“皮肤”,而古人却分得很清楚。现在许多宣传护肤的产品,其实是护皮的而已。

所以,“疾”和“病”是不一样的,“皮”和“肤”也不是一回事。

“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里用的是“恐”,有可能会加重;“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这里的“益”,则指必定要加重,语气不一样。足见古人用字之精妙。

这里还透露了中医的治疗三步曲:汤熨、针石、火剂。由浅到深,热敷不行则扎针,扎针不行就艾灸。如果病入骨髓,则听天由命了。

循着扁鹊神奇的诊病经历,我们还可以知道一些有趣的医学知识,了解扁鹊在中国古代医学家中的地位。古人诊病的方式是“望、闻、问、切”,其实也代表了医生的四个层次,“望而知之谓之神”,扁鹊通过望诊就能诊断疾病,所以后人称其为“神医扁鹊”;第二境界是“闻而知之谓之圣”,通过听声音就能知道得了什么疾病的是医圣,如汉代的张仲景,后人尊称其为“医圣”;再次之是“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样的医生就相对多了。还有,古人讲“医不叩门”,是说医生不要主动告诉别人你得了病,这样并没有好处,看来,扁鹊就犯了这个忌,致“桓侯不悦”。

今天重读此篇,更加体会到古人用字之讲究,字斟句酌,微言大义,体现出汉语经典的伟大。可能是因为刻竹简太麻烦的原因,不会浪费每一个字。过几年再读此文,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再次以不一样的心态,诵读《韩非子 喻老》之《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huán)公,立有间(jiān)。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hào)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yìng)。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suì)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7.2 3.

齐鲁呼吸王光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