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芳百世与遗臭万载

 汉青的马甲 2016-08-17

中国人基本没有科学观念,不追求真理,不知道真理的价值,也基本没有宗教观念,不可能为上帝而献身,荣耀上帝不如荣耀祖宗,借荣耀祖宗荣耀自己。虽有真善美观念,但那力度是极小的,全凭自觉。所以中国人活着的价值也就停留在生活观上,怎样活着是有价值的,至于死后关注的少。

幸好中国古代人还知道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而灵魂借天帝之手影响到子孙,后来佛教又告诉人们六道的轮回,轮回那可完全是自己的事,不然的话,中国人是没有约束的,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在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中有两个极端,一是流芳百世,如三不朽就是,一是遗臭万载,虽没有说管他死后洪水滔天,总也是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这两个极端观念早已有之,而从东晋枭雄桓温之后,这两个极端观念就成口头语了。

虽然如此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不是枭雄,既不能流芳百世也不能遗臭万载,就是一个平凡的人,生于尘土还归于尘土,因此中庸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这就决定中国过去大部分人有善有恶,善不足以流芳百世,恶也不足以遗臭万载。不善不恶,寿终正寝是共同的追求。

但近代不行了,西方的宗教和半拉子宗教观念传进来的,要为什么而献身,西方英雄情结和土生土长的英雄豪杰观念结合起来,不愿再做一个中庸的人,革命和改革都是这个指导思想,中庸就是无能,无能自然就没有价值,大浪淘沙,淘去的不一定是坏人,但一定是中庸的人。

可观念可以上去,事实不容易上去,绝大部分仍然是中庸的人,因而绝大部分人都被淘汰,沦为多余的人,也即边缘化的人,非边缘化的人流芳百世太难,因而极少,可以说没有,剩下的就只能是遗臭万载者,中国近代以降遗臭万载者可真不少,几等同于中国古代总和,我们掰手指头算算有几个人可以称为流芳百世,造福历史造福万民。

这种不愿做中庸的人的观念影响到现在,流芳百世完全不可能,就只能在遗臭万载上下功夫,你看今天的贪官污吏哪一个不是作恶多端,在凶恶、丑陋、卑鄙上屡创极致,一次次让人们大跌眼镜,总是对他们在恶上的估计严重不足,生恐有违人性,殊不知他们早已没有了人性,他们早已不甘做一个有人性的中庸的人。

那些贪官污吏他们心目中是看不起中庸的人的,他们不愿意过平凡的生活,他们的观念是有权有机会的时候该贪就贪,东窗事发那是命运问题,何况机会仍在,即使锒铛入狱也毕竟曾经沧海,老子足以骄傲于平头老百姓。侥幸东窗事不发,那就几近于英雄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这就是当代很多人的生活观,包括学者不矜名节,一般人的不择手段铤而走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