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漏斗胸微创矫正术:患者年龄不是影响因素

 渐近故乡时 2016-08-17

漏斗胸是前胸壁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进行性畸形、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及心率失常为表现。目前漏斗胸微创矫正术 NUSS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有研究认为,进行漏斗胸微创矫正术的最佳年龄在 12 岁到 16 岁之间,但也有人认为最佳手术年龄应当更小,甚至 10 岁以前。目前,大多研究发现成年后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伴随较多并发症。

综上所述,目前并没有关于患者手术年龄及漏斗胸微创矫正术后早期和长期疗效的报道。鉴于此,来自波兰波兹南医科大学胸外科的 Pawlak 教授等人通过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6 月到 2012 年 10 月间在该机构进行 NUSS 手术的漏斗胸患者,比较了不同年龄组患者在 33 个月随访中的早期和晚期疗效,以期找到最佳的手术年龄。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Ann Thorac Surg 杂志上。

研究通过对在该机构行漏斗胸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筛选,纳入 608 例行 NUSS 手术的患者,其中 38 例患者因手术复杂且矫正不全而排除,最终 570 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 536 例为女性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 18.2 岁。

将纳入病例按年龄不同分为三个组:A 组为平均年龄 12.2 岁的患者;B 组为平均年龄 17.2 岁的患者;C 组为平均年龄 25.2 岁的患者。

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手术适应症为:外观原因、劳力性呼吸困难或 Haller 指数 ≥ 3.5。手术均采用全麻及 NUSS 手术方式。术后病人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点分别为术后 1 月、3 月、6 月、12 月和 24 月,平均随访时间为 33 个月。

在病人基线方面,C 患者的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其手术时间也较年轻患者组明显延长。共有 238 例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其中 A 组 38(24.3%)例,B 组 124(37.8%)例,C 组 76(38.8%)组。三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有明显差异,其中 C 组最高、B 组次之、A 组最低,且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胸腔积液。

然而,A 组术后再次变形的发生率高于 B 组和 C 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均未发生 30 天内死亡事件。三组患者的总体手术满意度为 97.7%,且三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虽然年少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低,但其术后发生再次变形发生率较高。术后患者对 NUSS 手术的满意度与手术年龄无关。综上,手术时患者年龄不影响 NUSS 手术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