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职业大学

 海底丛林 2016-08-18
第三节 放线菌   放线菌是一大类形态极为多样(杆状到丝状)、多数呈丝状生长的原核微生物。它的细胞构造、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与细菌相同,但在菌丝的形成和以外生孢子繁殖等方面则类似于丝状真菌。它以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放线菌大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它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主要习居于土壤之中。每克土壤中含有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放线菌的孢子,一般在中性或偏碱性的土壤中较多。土壤特有的腥味主要是由放线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的。
  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筛选出抗生素达9000种以上,每年还新增百余种。其中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占多数,而链霉菌产的抗生素又占放线菌总数的80%。因此,本节内容侧重于链霉菌属。但近年来一个明显趋势是从稀有放线菌发现的新抗生素日益增多。
  放线菌的产物在医药、卫生、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如由弗氏链霉菌产生的蛋白酶已在制革工业中用以脱毛,游动放线菌产生的葡萄糖异构酶已用于生产,还从灰色链霉菌的发酵液中提取维生素B12等。此外,在酶抑制剂、甾体转化、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所应用。寄生性放线菌则能引起某些动植物病害。
一、放线菌的形态和构造
  放线菌的形态较细菌复杂,大部分放线菌菌体由菌丝体构成,但它仍属单细胞,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在无性繁殖中分化有孢子丝、孢囊和孢子等。
(一)菌丝及孢子丝
1.基内菌丝
  它是营养型一级菌丝,长在培养基内或表面(图2-46左)。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所以又称营养菌丝。一般无横隔膜(诺卡氏菌除外),直径0.2~1.2μm,分枝繁茂,无色或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而呈现黄、绿、橙、红、紫、蓝、褐、黑等各种颜色。
2.气生菌丝
  这是由基内菌丝分枝向培养基上空伸展的二级菌丝,镜检观察其颜色较深且较基内菌丝粗,直径为1~1.4μm,直形或弯曲状,有分枝,有的产生色素(图2-46右)。
图2-46 链霉菌的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孕育菌丝) 3.孢子丝及孢子
  孢子丝是由气生菌丝分枝部分分化的具有形成孢子作用的繁殖菌丝,有直、波曲、螺旋和轮生等形状,链霉菌的常见孢子丝形态如图2-47所示。
图2-47 链霉菌的常见孢子丝形态   螺旋的数量、大小和疏密随不同的种而异。孢子丝上形成成串的孢子。孢子有球形、椭圆形、杆形、柱形和瓜子形等。同一孢子丝上分化的孢子,其形状、大小有时不一致。因此孢子的形状和大小不能作为区分种的唯一依据,而必须结合孢子的表面来进行区分。据目前的发现,孢子丝直或波曲者,其孢子表面光滑,尚未发现这类孢子有带刺的或毛发状;孢子丝为螺旋形者,其孢子表面则因种而异:有的光滑,有的刺状,有的毛发状。常见的链霉菌孢子丝形态见图2-48(垂直型)、图2-49(松螺旋型)、图2-50(紧螺旋型)、图2-51(单轮无螺旋型)、图2-52(双轮螺旋型)。
图2-48 一种产生antimycin的链霉菌(垂直型)

图2-49 一种产生ankinomycin的链霉菌(松螺旋型)

图2-50 一种产生ε-poly–L-lysine的链霉菌(紧螺旋型)

图2-51 一种产生leucomycin的链霉菌(单轮无螺旋型)

图2-52 一种产生deoxylaidlomycin的链霉菌(双轮螺旋型) 4.孢囊及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
  孢囊链霉菌(Strptosporangium)孢囊发育于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通常近似圆形。孢囊内形成的孢子有球形、椭圆形或杆状。具有鞭毛能游动的称为游动孢子;没有鞭毛不能游动的称为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的鞭毛有一个单生,或两个生在一起,或多数丛生,或周生(图2-53)。
  放线菌孢子常具有色素,呈白、灰、黄、橙黄、红、蓝、绿等颜色。成熟的孢子堆,其颜色在一定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下比较稳定。因此,颜色是鉴定此类菌种的重要依据之一。
图2-53 孢囊链霉菌的孢囊及孢囊孢子 (二)菌落形态
  由菌丝体组成的菌落一般为圆形,秃平或有许多皱褶和地衣状。由于放线菌的气生菌丝较细,生长缓慢,菌丝分枝相互交错缠绕,所以形成的菌落质地致密,表面呈较紧密的绒状,坚实、干燥、多皱,菌落较小而不延伸。
  菌落形成随菌种而不同。一类是产生大量分枝的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Streptomyces),基内菌丝伸入基质内,菌落紧贴培养基表面,极坚硬,若用接种铲来挑取,可将整个菌落自表面挑起而不破裂。菌落表面起初光滑或如发状缠结,其后在上面产生孢子,表面呈粉状、颗粒状或絮状。气生菌丝有时呈同心环(图2-54)。
图2-54 链霉菌菌落示例   另一类是不产生大量菌丝的菌种,如诺卡氏菌(Nocardia)所形成的菌落。这类菌菌落的黏着力不如上述的强,结构成粉质,用针挑取则粉碎(图2-55),所以放线菌菌落不同于细菌。
  在放线菌菌落表面常产生聚集成点状的白色或黄色菌丝,它们是次生菌丝,产生孢子。普通染色剂如次甲基蓝、结晶紫和石炭酸品红都可作为气生菌丝、基内菌丝和孢子的染料。
图2-55 某种诺卡氏菌菌落与基内菌丝 二、放线菌的繁殖
  放线菌以无性方式繁殖,主要是形成孢子,也可通过菌丝断片繁殖。
  链霉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气生菌丝分化为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形成许多孢子。其生活史见图2-56。
  以前人们认为,形成孢子的形式有凝聚和横隔分裂两种。但从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的结果表明,孢子丝形成孢子只有横隔分裂而无凝聚过程。横隔分裂有两种方式。
1)胞质膜内陷,逐渐向内收缩并合成横隔膜,孢子丝分隔成许多孢子。
2)细胞壁和质膜同时内陷,向内缢缩,孢子丝缢裂成连串的孢子。
图2-57表示横隔分裂形成孢子的过程。
  另外有些放线菌可在菌丝上形成孢子囊,在孢囊内形成孢囊孢子。孢囊成熟后释放出大量孢囊孢子。
  在液体培养中,放线菌主要靠菌丝断裂片断进行繁殖。
图2-56 链霉菌生活史

图2-57 孢子丝分隔成孢子 三、放线菌的分类
放线菌菌体外貌虽像真菌而微细,但其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细胞型,与细菌同属原核生物界,而以分核的丝状菌体区别于细菌。
(一)放线菌目的分科检索表
在分类上放线菌作为一个目。放线菌目的分类以形态学上的差异为依据。现主要根据基内菌丝的生长状况以及孢子着生方式,将其中主要的8个科区分如下。
放线菌目分科检索表
1.菌丝体向四面八方分裂、基内菌丝顶端尖细,内部丝横分裂呈立体形细胞………………………………………………………………………………嗜皮菌科(Dermatcphiloceae)
2.菌丝体沿菌丝长轴作垂直方向分裂
(1)基内菌丝体断裂,无气生菌丝,不产生孢子
 A.雏形基内菌丝断裂为VY和T型细胞…………………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
 B.基内菌丝有分枝,横隔、迅速断裂为杆状、球状…………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
(2)基内菌丝体不断裂
 A.孢子生长在短梗上或孢子丝上
(A)孢子单个着生
  a.单个孢子着生在基丝的短梗上,基丝纤细,0.2~0.6μm……………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crpceae)
  b.单个孢子着生在气丝和基丝的短梗上,在高温中生长……………高温放线菌科
(Thermoactinomycetaceae)
(B)2~20个孢子着生在气丝和基丝的短孢子梗上………………………小多孢菌科(Micropolysporoceae)
(C)孢子在长链孢子丝上,气丝丰茂,基丝无横隔,直径较粗………………链霉菌科
(Strepomycetaceae)
 B.孢子形成于孢囊中,孢囊发生于气丝或基丝上,孢子有鞭毛能游动或无鞭毛不游动……………………………………………………………游动放线菌科(Actimoplanceae)
图2-58、图2-59和图2-60分别显示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小双孢菌(Microbispora)和小四孢菌(Microtetraspora)的形态。

图2-58 小单孢菌


图2-59 小双孢菌

图2-60 小四孢菌 (二)放线菌属和种的鉴定方法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一向以形态和培养特征为主,生理生化和生态特征为辅。属的鉴定常采用形态特征与细胞壁化学组分类型相结合的方法。
1.形态
  首先将分离获得的纯菌种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镜检。将菌种接在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或燕麦粉琼脂上,进行埋片或插盖玻片法培养。分别在培养后的1天、3天、5天、7天、14天、20天取出载玻片或盖玻片,用细胞壁染色法、镜检长在其表面的菌种在不同时间的发育情况。或从生长两周左右的菌种斜面上挑取一小块菌体,进行压片染色镜检。主要观察基内菌丝体有无横隔和断裂,了解气丝生长的特点。另外要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孢子表面结构和有无鞭毛等。
2.细胞壁化学组成
  放线菌的细胞壁与细菌的一样,其壁具有肽聚糖、胞壁酸、多糖等高分子物质,但不同属的成分和结构并不相同。
  此外,整个细胞含的糖类也不相同。用菌体水解液的上部清液蒸干后,将残余物进行纸层析点样,另用标准糖或氨基酸作对照,显色后,可以测定二庚基庚二酸和其他氨基酸,以及特征性糖,获得的细胞壁化学组分型和全细胞糖类型作为属的指标。采用该法比以前以纯形态特征划分属更加可靠。
(三)放线菌的形态系统
  放线菌的形态系统如图2-61所示。
图2-61 放线菌的形态系统 (四)放线菌分类工具书
1)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组,链霉菌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2)The Society for Actinomycetes Japan,Atlas of Actinomycetes,Asakura Publishing Co.,Ltd.,1997。
(五)放线菌主要属的简捷分类
主要通过菌落观察及油镜镜检(图2-62)。
图2-62 放线菌主要属的简捷分类 四、发酵工业中常用的放线菌
(一)发酵工业中常用的放线菌
1.链霉菌属
  基丝一般无横隔,直径0.5~0.8μm,气生菌丝生长丰茂,通常比基丝粗1~2倍,孢子丝为长链,单生,呈直、波曲或螺旋状,成熟时呈现各种颜色,多生长在含水量较低、通气较好的土壤中。它们是抗生素工业所用放线菌中最重要的属。已知链霉菌属有1000多种。许多著名的常用抗生素都是由链霉菌产生的,如链霉素、土霉素、井冈霉素、丝裂霉素、博来霉素、制霉菌素和卡那霉素等。
2.诺卡氏菌属
  基丝较链霉菌纤细,直径0.2~0.6μm,有横隔裂断,一般无气生菌丝,基丝培养十几个小时形成横隔,并断裂成杆状或球状孢子。菌落较小,其边缘多呈树根毛状;主要分布于土壤中;有些种能产生抗生素(如利福霉素、蚁霉素等),也可用于石油脱蜡及污水净化中脱氰等。
3.小单孢菌属
  孢子单个着生在短孢子梗上,基丝较细,直径0.3~0.6μm,基丝不断裂,一般无气生菌丝,在基丝上长出孢子梗。菌落较小。不少种产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等。
4.孢囊链霉菌属
  孢囊孢子无鞭毛,气生菌丝的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其孢囊有两层壁,外壁较厚,内壁系薄膜,孢囊里形成孢囊孢子。这类菌亦可产生不少抗生素,如可抑制细菌、病毒和肿瘤的多霉素等。
(二)放线菌与细菌的异同
放线菌与细菌的异同如表2-12所示。
表2-12 放线菌和细菌的异同
特征 细菌 放线菌
细胞形态 单细胞呈球状、杆状或螺旋状,直径或宽度一般小于1μm 单细胞菌丝体,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之分,直径与细菌相似,但菌体比细菌大
细胞结构 没有完整的核,无线粒体等细胞器,属原核生物 与细菌同
细胞壁 细胞壁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纤维素和几丁质 与细菌同
菌落形态 长于培养基表面,有各种形状,易挑起 菌落一般紧密而小,菌丝深入培养基内,有皱褶,难挑起
繁殖方式 主要为裂殖 分生孢子、孢囊孢子和菌丝断裂
生长pH值 中性或微碱性 与细菌同 与细菌同 阳性
对抗生素和噬菌体革兰氏染色反应 除抗真菌抗生素外,一般敏感阳性或阴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