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宗放 2016-08-18



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意思是,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坚定。唐玄宗曰: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


万物都是由动而生,由静而归根。虽生生不已,但却终而无不归其本。树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落叶归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没有无根之事物。万物之根在何处?盖在将开未开、将动未动的静态之中。人与万物未生之时,渺茫而无象。既育之后,则生生不息,终有灭时。唯将生未生时的虚清状态,才是万物之本根。


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关,惟有收心归静,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达到虚极静笃,自然万象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就是人心之「复」。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复见其天地之心乎。」人应当常思复本的重要意义。如果真能经常致其虚极,守其静笃,即可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身。那么,我之性体,可与天地并立;我身中之炁,可与万物并通。阴阳消长的规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复静之理便可得矣。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心烦意乱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着急上火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此静气。


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涵养静气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营造一种和谐,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


胸怀静气,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胸怀静气,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


胸怀静气,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


胸怀静气,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


胸怀静气,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方自赏,低不自抱自弃。


养一点静气,我们遇事时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养一点静气我们无事平和超越自我。不歪不斜、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杂气自去,静气自来。


浩然处世,静气养身,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发掘真我,为平庸的日子增添一抹亮色。


静气,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也是东方智慧之一。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细细品味,「静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的句子,原是出自晚清风云人物翁同和的一幅对联。这幅对联要告诉人们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


有许多人总是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活,在被动中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有的人则不然,依然我行我素,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样的人则最能成功,一位著名画家说:「宠辱不惊,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这就是一种处世态度所产生的人生境界了,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时细细品味,会豁然开朗的。


凡大事面前有静气者,反映出他修炼道行的深邃,大事且能以静制动,小事更是拿得起放得下,静气决不是柔弱,比如韩信胯下之辱,看客们无不哈哈大笑或为之鸣不平,而韩信却无所谓,这是多么大的气度。


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





























在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反思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正是那种向外索求式的、以满足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必须在生活方式上来一个转变。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应该在人生观上来一个转变,因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决定了人们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树立一种充满生态智慧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观呢?在这个问题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道教所规范的人生态度,也许不无启发意义。


一、自然无为与因应物性


崇尚自然是道教的重要特征。道教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的”、“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自然”这一概念,首见《道德经》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教尊崇自然的根据,是认为世界处在一个永恒的循环往复运动之中。老子认为,在天地形成之前有一个混为一体之“物”,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是作为天地万物之“根”的“道”1。“道”这样一个混为一体之“物”分化为千差万别之“万物”,千差万别之“万物”由生到灭又回归为混为一体之“物”。在这里,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有生有灭、有灭又有生,如此循环往复而生生不息。《道德经》第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由于二者的作用而推动着大自然循环往复、不可穷尽的永恒运动。万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在道的循环演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也必须在这种周期性的动态平衡的节律中维持其生存。因此,人类的活动也必须与大自然的循环过程保持和谐一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有明确的认识。《阴符经》开篇就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2“天”,指自然界;“道”,指规律或法则。“观天之道”,就是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执天之行”,就是掌握自然界的运行法则。观察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掌握大自然的运行法则,人所能做的事情也就尽在此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则是“不知常”,必然“妄作,凶”3。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呢? 道家道教提出的方法就是“无为”。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行动,什么事也不做,而是依自然而为,依循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发展规律,根据客观条件采取适宜的行动,以无为的态度去为。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指出:“‘无为’的意思就是‘不做违反自然的活动’(refraiming from activity to Nature),亦即不固执地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4这一见解的确是深刻地把握了道教无为原则的真实含义。


道教认为,万物各有其性,应该顺应物性,因才而用,率性而行。《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5成玄英在《南华真经注疏》中说:“随造化之物性,顺自然之本性,无容私作法术、措意治之,放而任之,则物我全之矣。”6并指出:“万物咸禀自然,若措意治之,必乖造化。”7人们应该遵循“天道无为,任物自然”8的原则,让宇宙万物“任性自在”,自然发展。成玄英说:“虚心任物,物各自正”,“但处心无为,而物自化”9。因此,懂得“自然妙理”的圣人“恬淡无为,大顺物情”,于是“一切万物,自然昌盛”10。


为了在对自然物采取的的各种行为中正确地贯彻“自然无为”的原则,道教主张以“道”观物,反对以“我”观物。以“道”观物,实际上就是从宇宙整体的角度来审视万物,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到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序列,所起的作用,从而能够根据自然本身的价值,从生命物种的保存、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完美出发,采取符合生态规律的行动。以“我”观物,则往往会从自身利益或主观主义出发,导致干预自然的行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自然界是按照自身的本性运转的,为了取得自然平衡,总是通过相辅相成进行调节,形成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统一整体。既然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如果把人为的因素强加到自然中,就必然使自然失去平衡,引起各种不良现象出现。例如,澳大利亚于1788年引兔子后,兔子大量繁殖,而唯一能抑制其繁殖的动物是当地食肉的一种野狗。这种野狗,一直是以类似鸵鸟的鸸鶓为食。自从野狗袭击新引进的绵羊以后,农场主和饲养绵羊的主人就开始捕杀这种野狗。兔子由于没有了唯一的天敌――野狗,便无限制地繁殖起来,有把草原啃光的趋势。这个事实说明,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往往会诱发连锁反应,有时以想不到的形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道教提倡无为原则,主张对自然进行最小的干涉,相信事物会自己管理好自己,这种思想是很深刻的。我们应该深刻地领悟“自然为无”哲学的精义,结合时代特征予以创造性的诠释,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从而恢复与自然的和谐,真正享受到来自自然的幸福。


二、少私寡欲与适度消费


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11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12,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教承袭并且衍化了道家的寡欲观。《老子想尔注》要求学道之士“于俗间都无所欲”,“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13。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阐述“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听,尸居无心”14。《西升经》对人的欲望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为道章》称:“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其身也。”15唐代道士李荣注曰:“有欲,则伤身,故云:凶害之根。无欲,则会道,故云:天地之原。”16《清静经》将“清静”视为进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则是“清静”的对立物。因此,《清静经》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17这里所说的“欲”指“六欲”。唐末道士杜光庭注“六欲”为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杜光庭认为:“欲者,染着之貌,情爱之喻。观境而染谓之欲,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世人若能断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虑而安其神,则六欲自然消灭,岂能生乎?内神不出,六识不动,则六根自然清静,故不生也。”18侯善渊描写“六欲不生”的状态是:“眼观无色,神不邪视。耳听无音,声色不闻。鼻息冲和,不容香臭。舌餐无味,不甘酸甜。身守无相,不着有漏。意抱天真,不迷外境。”19要达到这种境界,李道纯在其注释中认为:“有道之士,常以道制欲,不以欲制道。以道制欲,神所以清,心所以静。”20


我们认为,为了维持人的生命存在,为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合理的欲望是需要的。然而,人的欲海难填,放纵欲望会产生人们之间的对立抗争,导致生命与自然的破坏。人类之所以在今日的全球性生态困境中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的贪欲,不知满足地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21现在,有一些人非常向往美国人的消费水平。可是,“为了使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居民维持他们使人羡慕的消费水平,就需要耗费大约三分之一的世界矿物资源产量。假定世界上80%的人中一无所有,目前的能流量便至多可使18%的世界人口享受到美国的消费水平。”22可见,人类欲望炸弹的恶性膨胀,已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局势,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的威胁。正如汤因比所告诫人们的那样:“在所谓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中,贪欲是作为美德受到赞美的,但是我认为,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23为了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使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让它过度泛滥。在这方面,道教关于“少私寡欲”的主张,是值得现代人加以借鉴的。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在以占有物的多寡来衡量人们的身份、地位、荣誉和价值的社会里,不少人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正如西方经济学家T?凡勃伦(Veblen)所说:“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显示他的支付能力。”24这样的价值观念激起的恶性消费和恶性开发不断向高峰推进,巨浪般吞噬着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毁坏又反过来危害人自身。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教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提高生命存在的境界,通过将“小我”(个人的自我)扩充为“大我”(宇宙普遍的自我),达到与整个宇宙的合一。在对“大我”的觉醒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跟欲望相通的“小我”克服下去。圣人之所以能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就在于他们已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5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道教通过将小我统一于大我克服人的过度贪欲的主张,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要求人类从所有生命物种的共同利益着眼来实现自己合理的利益的观点是一致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认为,人类如果只顾满足自己的利益,就会破坏自然环境的完善和健康,危害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物种的整体利益,到头来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存利益。而人类如果首先从生物圈的整体利益出发,在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就会有助于恢复生存环境的完整和健康,最终也将有利于人类更大利益的实现。


三、求道证真与宇宙境界


道教以“道”名其教,树“道”为标帜,“道”被列为道教徒归依对象“三宝”之首,为道教之最高信仰、道教教理之最高范畴。不同时代、不同风貌的诸多道派会合于“道”的旗帜下而统称道教,这一切,说明“求道”是道教的主体精神,“得道”是道教的理想境界。


为了求道、证道,道教制定了一系列人生行为模式。贯穿于这些行为模式之中的基本精神是“清静无为,抱德养身”26。《清静经》认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27。清静修炼的要求是澄心遣欲,万类皆空。《清静经》说:“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28澄心遣欲之后,“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29。见空还不是最高的清静境界,只有“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空,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30。这样一种“清静”,实际上就是一种身心的完全超脱、绝对自由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个人摒弃了私欲,放下了执着,随顺自然,心地清静,不再有人我的区别,不再有物我的间隔,于是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统统消失。修道者通过对生命的内视返照诱导身心排除功利杂念和语言逻辑的束缚,入于虚静状态,真气自然萌发,外在之道内化沉入生命本体,道之身心形成,从而引发了一显现道体的主客泯灭、物我同一的天人合一、无私无营的本体感应境界,在人生目的与身心态的内在直观的统一中,实现了本体人格的新生,人获得了摆脱功利束缚的人生自由,重新与自然宇宙秩序交融合一。这是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创造性直观中所产生的一种审美境界,是对自身生命观照中取得的超乎寻常的身心成就。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在其身上凝聚着生命物种起源和整个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信息,人作为宇宙的全息元,具有反映整个宇宙的全部复杂性的可能。然而,人只有在他与生态系统和宇宙环境极度和谐的状况下,才能使意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真正把握自己与生态系统和整个宇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解开宇宙流变过程的密码,领悟实在的奥秘。如果人们仅仅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去感知世界,完全束缚于语言、逻辑等理性认识的思维框架,那么,人与自然之间的绝大多数直接的信息通道也就关闭了。因此,道教诉诸于直觉,在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中,使自我与整个宇宙合而为一,从而领悟到实在的本来面目。


人们要获得高度的直觉洞察力,必须进入一种高功能的智慧状态,道教把这种状态称为天人合一、道我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随便可以达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的修道实践方能达到。历史上,一代代的道教徒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宁愿舍弃世间的物质享受、功名富贵、天伦之乐,采药访道于穷山僻野,炼丹修气于岩窟静室,自甘于清贫朴素的生活而怡然自乐,乃至为道献身,为求道而刻苦磨炼,主动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少数虔诚信仰道教的人。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直觉洞察力。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用理性思维代替了直觉思维,而且在很多方面比直觉思维对世界的认识要深入得多。但是,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分析为特征的,它把完整的世界分割成一个一个的认识对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危机就是因为近代科学对宇宙的片面认识而造成的,因此,现代人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不能放弃对宇宙的直觉认识,不能忘记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然,我们不需要回到古代朴素的直觉思维,而是要把它发展成为现代系统思维,从系统论的角度认清人类在地球生物圈和整个宇宙中的地位和责任,从全局的视野去制定克服现代生态危机的战略方针。


注:


1.《道德经》第25章。


2.《道藏》第1册第821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道德经》第16章。


4.《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第7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太平经合校》第203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6.《道藏》第16册第384页。


7.《道藏》第16册第417页。


8.《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36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9.《道藏》第16册第417、418页。


10.《道藏》第16册第384、416页。


11.《道德经》第12章。


12.《道德经》第50章。


1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第47、1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4.《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7页。


15.《道藏》第14册第588页。


16.《道藏》第14册第588页。


17.《道藏》第11册第344页。


18.《道藏》第17册第184页。


19.《道藏》第17册第178页。


20.《道藏》第17册第141页。


21.中国环境报社编:《迈向21世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


22.杰?里夫金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172页。


23.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第57页。


24.T?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第66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5.《庄子?齐物论》。


26.《道藏》第14册第590页。


27.《道藏》第11册第344页。


28.《道藏》第11册第344页。


29.《道藏》第11册第344页。


30.《道藏》第11册第344页。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