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茄子枯萎病的症状与防治

 海底丛林 2016-08-18
   茄子枯萎病主要危害根茎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染病,开始子叶发黄,后逐渐萎垂干枯,茎基部变褐腐烂,易造成猝倒状枯死。成株期根茎染病,开始时植株叶片中午呈萎蔫下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引起萎蔫,最后全株枯死,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变褐色。但另一危害症状为同一植株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注意此病危害症状与茄子黄萎病相似,易混淆,需镜检确定。

     茄子枯萎病的症状与防治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尖孢镰孢菌茄子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 melongenae Matuo etSchl.〕,也有认为蚀脉镰孢菌(棉枯萎菌)[F vasinfectum Atk.]也可致病。病菌均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沾附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

 

病菌借助水流、灌溉水或雨水溅射而传播,从伤口或幼根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蔓延,堵塞导管,分泌有毒物质镰刀菌素,致寄主输导机能受阻,造成叶片变黄乃至枯萎。连作地、土壤低洼潮湿、土温高(28℃)、氧气不足,根活力降低或中耕伤根多,或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土杂肥等,皆易诱发病害。

品种间抗性差异尚缺少调查,仅知楚茄杂1号(云南楚雄)品种对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而一些已知抗黄萎病的茄子品种,如齐茄3号(黑龙江)、长茄1号(吉林)、冀茄2号(河北)、台湾全钟茄(中抗黄萎病)、紫长茄(江西)等,以及一些表现较强抗逆性的茄子品种,如长虹早茄(浙江)、济丰3号(山东)、鲁茄1号(山东)、丰研1号(北京)、龙茄1号(黑龙江)、苏州条茄(江苏)、青选长茄(山东)、安阳大红茄(河南)、龙杂茄2号(黑龙江)、华茄1号(湖北)等,是否也对枯萎病表现抗性,则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选用耐病品种,这也是阳台、露台栽培防病的最有效手段。

(3)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加土拌匀,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阳台盆栽可用物理方法进行土壤消毒,比如阳光暴晒等。

(4)种子消毒,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5)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琉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此外可用10%双效灵水剂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倍液澄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100毫升,隔7-10天1次,连续灌3-4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