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乳腺等多器官病变可能是一藤多花,中医认为可免多挨刀

 杰克阿尔法 2016-08-18

——孟长海/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在内分泌科常常看到一些悲催的病人,甲状腺有病、胆囊有病、子宫或者附件有病、乳腺有病。当然,这还是好一些的情况。更为悲催的是,一些病人甲状腺有囊肿,做了手术;胆囊结石,切了;子宫肌瘤,子宫切了;乳腺有了病变,乳房切了。这样的病人还很不少。

遇到这样的病人,作为医生只能是满腔的同情。常言说“祸不单行”,事情就这么巧,什么都就碰上了。这些器官和组织,也许在现代外科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胆囊结石了,切了呗!子宫肌瘤,做了呗!甲状腺有囊肿,切啊!乳腺有病,拿刀来!

在这里,我不辩论是否有必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只是觉得这样的结果和处理方式是比较残酷了一些,在人类对抗疾病的战斗中,我们还应该有更好的方法。

这里,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这些疾病为什么会在一个人身上全面体现?那么就需要从患者的体质、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性格进行研究,从内分泌的角度上讲,很可能与激素的分泌水平失衡有关。比如雌激素水平高的,可能会诱发乳腺肿瘤、子宫肿瘤;甲状腺素水平高或者低,可以引起甲亢或者甲低,造成组织的增生,颈部粗大或者组织变化;消化功能不好、胆固醇代谢障碍的,可能会出现胆囊炎、胆囊结石。这样的解释,是合理的,但是能解释的问题最后选择以切除作为结果,多少是患者心中的一个结,甚至由此给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种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很多时候是一个系列化的问题。我们通过回顾分析可以发现,在这几个脏器或者组织发生病变的人,基本上都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人格表现和疾病共源。个人观察,这种病人一类是极为好强的A型性格人,心高气傲,凡事追求完美,对自己、别人和生活、工作都比较苛求,不知道服软变化,身心常常处于紧张当中。另外一种就是典型的抑郁性格特征,遇到事情总是想坏的而不想好的,也就是常说的C性性格,遇事悲观,心理常常压着很多事情。这种情况,男女都有。不过,女性应该更为多一些。

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比较适合于中医解释和治疗,倒不是说已经到了恶性病变的时候,还在推崇中医疗法。而是从中医的角度更好的解释患者的病情。从病因病机来讲,中医将这样的病人更多的归口于体质性问题。一种亢奋的表现可能与肝气过旺有关,总是兴奋、激动;一种抑制的状态可能与肝气郁结有关,悲哀、忧思,不开心。当然各个时期的发展可能表现为郁证、瘿病、乳痞、乳岩、症瘕积聚等病症,总体上讲与肝气不舒、肝气郁结关系密切。而这些病症部位的表现,则是与中医经络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密切相关,这么几个部位的病变实际上是“同路人”。这些疾病发生既可以有现代医学的解释,也可以有古代经络循行路线解释。因此,出现这样几个脏腑先后生病、或者同时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中西医在认识上存在不同,对于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处理的手段不一样。对于一些病人,发生一个脏器出现病变,切了也可以理解或者接受,问题是如果这些脏器接二连三的发生病变,怎么办?难道把所有的器官都切了么?

这种悲催的选择,我想不应该成为患者的唯一选择。在疾病治疗上,我们应该在接受现代医学认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采纳有效的疗法如中医药。中医药对于这样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调和阴阳、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全身的调整,手段多样可以中药、可以针灸、可以情志疗法。比如,在临床上中医在接诊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患者的表述,对病症进行推论,如肝气郁结的病人可以推测出现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妇科疾病;这就是辨证施治。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综合分析为一种证,然后对症下药。比如患者肝郁脾虚就可以使用逍遥丸,患者气滞血瘀可以使用血府逐瘀汤,患者脾虚湿盛气滞可以健脾祛湿行气,等等,通过对证治疗,调和五脏六腑,消除了造成患者疾病的根本原因,这样证的原因消失了,随之而有的各个系统的病症就会同时消除。

对于这样的体质或者发生病变的患者,预防十分重要。有特发体质的个体,应该注重心理调适和生活方式改良。对于出现一个部位病变但还未发恶性的,要积极的治疗,中医或者西医,最好中西医结合,积极治疗改善整体功能,防止进一步恶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其他脏器的防护,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部位治疗,防治一藤多花。一旦严重,要进行充分论证,慎重下刀,不能仅仅一切了之而不去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宣传科普知识,提供健康咨询,搭建医患沟通平台,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zyys-01。沟通和合作邮箱:yishengzhijia@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