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阜外医院贾玉和等研究发现:长期不适当运动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正值奥运赛季,我国运动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殊不知,他们高强度的运动不仅“伤身”还“伤心”。

所谓运动有益健康,实际上是指相对温和的运动,比如以15 min 11.6 km的速度每天慢跑20~30 min

而大多数的运动员甚至普通运动爱好者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均比温和运动多5~10 倍甚至更多,部分达到了高强度运动量。

阜外医院夏瑞冰、贾玉和研究发现,长期高强度耐力性运动会造成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房颤等一系列心律失常的高发。

其中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跨度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最为密切。

研究者表示,人们对于运动员死于心脏病,而常常将死因归咎为心脏疾病本身,而认为运动只是触发因素。而实际上,高强度运动可对心脏的结构、电生理机能等造成严重损害。

研究者还发现,这种心脏损伤具有明显不同的年龄易损窗口。对房室阻滞而言,易损窗口在青少年时期,而房颤高发,可能在50岁之前。

来源:夏瑞冰、贾玉和. 长期不适量运动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suppl): 66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