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gxs360 2016-08-18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过食油腻肥甘之物,加之运动减少,导致血脂、胆固醇水平偏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变窄、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致血液不畅, 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症。眩晕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很容易引起脑血检、脑溢血、痴呆症、甚至脑粹死等。临床上的药物治疗常用于治疗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钙通道阻滞剂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和氟桂嗪等;组胺类药培他啶对脑血管、心血管,特别是对椎一基底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作用,可显著增加心、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改善血循环并降低全身血压,还有轻微的利尿作用;血管扩张剂(如尼麦角林等)可增加血流,疏通血管,用于缺血性脑病有一定疗效;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剂(如藻酸双酯钠、阿司匹林等)能减少周围动脉内阻塞性血栓的形成。但是,患者对治疗眩晕的西药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病情易出现反复。
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是“风、火、痰、虚”等原因引起,多与“肝、心、脾、肾”的功能失调有关,肝阳上亢,肝火上扰清窍;脾虚积湿成痰;清阳不升,心神过劳,气血亏虚不能上承于脑;肾精不足,百脉空虚,而脑气血不满。眩晕症病在表面,根在内部,大脑供血、供氧不好是产生眩晕的根本原因。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 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决明10 40份、槐米 10 25份、菊花10 25份、熟地黄10 30份、丹参10 40份、怀牛膝10 25份、天冬 10 25份、麦冬10 25份、黄芩5 20份、白芍10 25份、五味子5 20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决明30份、槐米15份、菊花15份、熟地黄18份、丹参30份、怀牛膝15份、天冬15份、麦冬15份、黄芩12份、白芍15份、五味子12 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槐米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熟地黄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怀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的功效;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 润肺清心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白芍具有通顺血脉、养血柔肝、缓中敛汗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本发明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平肝潜阳、泻火散风、活血补血、 益气生津、补肾填精之功效,对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I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石决明30g、槐米15g、菊花15g、熟地黄18g、丹参30g、怀牛膝15g、天冬15g、麦冬15g、黄芩 12g、白芍15g、五味子12g。
实施例2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石决明log、槐米20g、菊花25g、熟地黄15g、丹参20g、怀牛膝10g、天冬25g、麦冬20g、黄芩 20g、白芍10g、五味子IOgo
实施例3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石决明40g、槐米12g、菊花20g、熟地黄10g、丹参15g、怀牛膝20g、天冬10g、麦冬25g、黄芩 10g、白芍20g、五味子5g。
实施例4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石决明20g、槐米25g、菊花10g、熟地黄30g、丹参25g、怀牛膝12g、天冬20g、麦冬10g、黄芩 5g、白芍12g、五味子15g。
实施例5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 石决明25g、槐米10g、菊花12g、熟地黄20g、丹参10g、怀牛膝25g、天冬12g、麦冬18g、黄芩 15g、白芍25g、五味子20g。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遍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遍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观察病例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 70岁。该观察病例均是通过脑血流图、颈椎片、血脂、血常规、血压检测,确诊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
二、诊断依据(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3)、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4)、测血压,查血色素,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椎 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
四、疗效标准(1)痊愈自身旋转或晃动消失,能站行走,无头昏或昏沉及昏胀感,脑血流图示供血不足状态明显改善;(2)好转能站立、自身旋转消失,头昏改善;(3)无效头昏、昏沉、昏胀无改善,脑血流图观察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 10个疗程,痊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病例I :张某,男,40岁,头昏目眩四肢无力,反复发作。经头颅MRI、颈部血管超声、眼底检查、 血脂、血流变检查后,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经西医诊治,疗效欠佳,遂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进行治疗,5个疗程后未再出现眩晕症,精神明显好转,饮食睡眠良好;继续巩固服用2个疗程,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痊愈。
病例2 刘某,女,51岁。患高血压、高血脂病史4年,时常头晕目眩。近两周因情志不舒而眩晕加重,头重脚轻,时欲跌仆,腰酸腿软,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干结。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大便转而正常,便后心情舒畅,头晕好转;续服2个疗程,血压恢复正常,眩晕等症状皆消,精神饱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决明10 40份、槐米10 25份、菊花10 25份、熟地黄10 30份、 丹参10 40份、怀牛膝10 25份、天冬10 25份、麦冬10 25份、黄芩5 20份、白芍10 25份、五味子5 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石决明30份、槐米15份、菊花15份、熟地黄18份、 丹参30份、怀牛膝15份、天冬15份、麦冬15份、黄芩12份、白芍15份、五味子1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石决明10~40份、槐米10~25份、菊花10~25份、熟地黄10~30份、丹参10~40份、怀牛膝10~25份、天冬10~25份、麦冬10~25份、黄芩5~20份、白芍10~25份、五味子5~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平肝潜阳、泻火散风、活血补血、益气生津、补肾填精的功效,其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2940769SQ201210347258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柳晖 申请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