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拉丁人格风貌一瞥(选自《法蒂玛王朝》)

 宜良明光 2016-08-18


 

萨拉丁与基督教达成的和解协议内容包括:“允许他们在四十天内离城;男人缴纳十个第纳尔,女人五个,小孩两个;无力缴纳者则为俘虏”[1]。

然而,宅心仁厚的萨拉丁素丹,并未严格执行协议规定,而是格外开恩,处处表现出同情仁义及善良之情,给入侵穆斯林家园的基督徒、专横暴虐的法兰克君王们以及心狠手辣的十字军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胜利,什么是真正的宽容、正义与赦免。萨拉丁素丹为他们做足了榜样。

那些被基督教首领抛下而无人照管的老弱病残,萨拉丁素丹反倒给他们一些盘缠以及驮运行李的马匹,好让他们也能够顺利离城。

一个罗马君王的早已当了修女的妃子,向萨拉丁请求把她和丈夫安排在一起,萨拉丁答应了她的请求,让她去服侍将被关押在纳布卢斯城堡的丈夫。很多妇女都来为自己丈夫和孩子说情,请萨拉丁法外开恩,萨拉丁心一软就命令释放了这些人。此外,萨拉丁还专门为老弱病残及穷困之人开辟了一个绿色出口,他们无需缴纳任何丁税就可以出城。西方作家如斯蒂芬森、斯坦利林·保罗等人,在他们作品中都提到了大量的史料,证明当时萨拉丁对基督教人是何等的仁厚。

萨拉丁素丹允许他们中的宗教人士以及老百姓带走他们想带走的一切财物,不会有人加以阻拦,而且带不走的还可以将其变卖给穆斯林。

有个主教,十分富有,积攒了很多钱财,他没有用这些钱财来为穷人贫民支付赎金,而是带着它们就要出城了,大家对萨拉丁说:“为何不把他的这些财物给没收了,以便用来加强穆斯林国家事业?”萨拉丁素丹回答他们说:“除了说定的十个第纳尔外,一个子儿我都不会要,我是不会背信弃义的”[2]。

让我们来反观一下伊历492年(公元1099年)基督教徒这些心怀仇恨的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去耶路撒冷之时是怎样对待穆斯林的。英国历史学家迈尔说:“惨遭杀害的穆斯林,在大街小巷、私家宅院中随处可见。耶路撒冷已找不到一处可躲避的地方了。有些穆斯林为了不被抓住被迫从城墙上跳了下去。有些人躲到了楼塔甚至清真寺之内,但是还是未能逃过十字军的追捕,穆斯林躲到哪里都能被他们揪出来。”又说道:“十字军步兵骑兵排山倒海,追赶在逃命的穆斯林之后,此时此刻除了惨死的叫声之外,听不到其它声音。这些得胜了的十字军,踩踏在铺满穆斯林尸体的大道之上,继续追杀那些逃命的穆斯林”。

而今该到穆斯林复仇雪耻的时候了,但是萨拉丁却没有这么做,而是展示了一个真宗的穆斯林学者及领袖的风范,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值得沉思借鉴的范例,铭刻在人类历史中,永放光芒。毫无疑问,这证明了伊斯兰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因此才产生了诸如努尔丁·马哈茂德及萨拉丁·阿尤卜这样的伟人。祈求安拉恕饶、慈悯和喜悦之!



[1]《萨拉丁——哈丁的英雄》第79页。

[2]《萨拉丁——哈丁的英雄》第8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