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意献张水部》赏析

 共同成长888 2016-08-19
 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装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的这首《闺意献张水部》并不难读懂,诗意简洁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却有另一番景色。下面让我给您慢慢道来。

   从此诗的题目和诗文本身来看,《闺意》完全是在写闺中之情趣,洞房花烛夜之美好意境,整首诗用语绘声绘色;妙趣横生,读罢回味无穷。

   朱庆馀是利用新妇第二日要拜见公婆之前的心情,采用诗文的形式表达了临近科举考试的心情,然后献给当时的官水部郎中张籍,表达了朱庆馀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的心意。

   古代有新婚第二日新娘要拜见公婆的习俗,这在古诗文中早有记载,而就是这样一个礼仪性的习俗,在新娘拜见公婆之前的心态,在朱庆馀的《闺意》中描写得是惟妙惟肖,亦运用了巧妙的比喻进行构思,形象而生动且亦委婉地把自己介绍给张籍,从而表达出朱庆馀的热切期盼和渴望,诗文颇具特色。

   当我们读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时,在我们的脑海中出现这样的一个画面:昨夜的红蜡烛还在点着,新妇天还没有亮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来到镜前,在洞房红烛的光照下,开始梳妆打扮。

   对新妇来说,第一次见公婆非同小可,新妇第一次给公婆留下印象的好坏;可以说决定着新妇未来在家庭中的地位、身价及前途等问题,所以需要认真的精心梳洗打扮一番才是,因此都会在天不亮就起床,经过一番精心梳妆打扮;画眉施粉之后,静静地等待天亮时去见公婆。

   其实这里新妇等待见公婆说是静静地等待,倒不如说是在在焦急而又忐忑不安中等待,此时看似很幽静的洞房,高高燃起的红烛,镜前的新妇美丽如仙,静静地在给自己梳妆打扮,新妇的心里却并不平静,而还要在言行上甚是求文静,这就是新妇此时的身静而心不能平静;多少还带有着羞涩感,反衬出当时女人新婚时的心理,所以,就是在征求丈夫意见的时候 ,也是轻声细语地说:你看这样打扮行吗?

   而在这首诗中的后两句“装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正是最佳的刻画与描述,这里秒就妙在“低声”一词上了,诗作者巧妙而形象地把新妇在丈夫面前的含蓄和羞涩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后一句“画眉深浅入时无?”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问句形式同如今我们常说是否符合你爸妈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

   作为新妇,既要把自己打扮得随风入时,还要符合公婆的审美标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考究,诗文真是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情趣。这样一首《闺意》诗,古往今来可以说是最优美,也最耐人寻味的一首“闺意”诗文了。

   其实,朱庆馀把这样一首优美的“闺意”诗献给张籍的本意并不在于此。诗的表象是状客观之物,目的却是寓物外之意,使其形之意寓于有形的状物之中。

    大家知道,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们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这和当今官场上的请客送礼,走后门拉关系不是一个概念。当时这些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不过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请名人指点一下而已,其目的一是可以得到教诲,而是希求名人的赞扬并介绍和推荐给主考官,这多少有些毛遂自荐的味道,但又不是直接面对主考官,从而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史书记载,张籍当时已经以擅长文学,乐于提挈后辈与韩愈齐名,而且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诗人称赞他的诗“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在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否,几乎决定着一个知识分子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自然能荣祖耀宗,飞黄腾达,而名落孙山者,有可能才学埋没,潦倒终生。

   而在朱庆馀这里,他把自己暗喻成刚出嫁的姑娘,把张籍暗喻成即将要见面的公婆,公婆对新妇印象与态度往往决定着她以后在家庭中的身份与地位,而朱庆馀在主考官那里的印象好坏,直接从张籍给他的和诗中便知一二了。张籍在回诗中写道:

越女新装出镜心,自己明艳更沉吟。

其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的和诗回的也是妙不可言,张籍的和诗借用越女,暗喻朱庆馀的文章就像越女“一曲菱歌敌万金”,在鼓励朱庆馀不必紧张与不安同时,也是在给朱庆馀的科举考试打气助威。

  我们说张籍的和诗回的也是妙不可言的关键是,张籍的诗文一方面打消了朱庆馀的顾虑,也充分肯定和赞许了朱庆馀的才学,更为鲜活的暗喻恰恰在诗文中把朱庆馀比做“越女”,而把朱庆馀比作越女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一方面古代越州一带传说中美女西施的故乡,而朱庆馀又是越州人,所以,当朱庆馀看到张籍给自己的回诗中,张籍把朱庆馀比作“越女”,这等于让朱庆馀吃了定心丸,这又何止“一曲菱歌敌万金”呢?看来自己的未来前途有戏。

    在科举来临之时,作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朱庆馀来说,通过向这样一位有着一定身份和影响力的水部郎中张籍行卷,不失为一大明智之举,一方面在应进士科举之前,朱庆馀曾多次向张籍行卷,而且在科举考试即将来临时,朱庆馀心里还是不踏实,再一次向张籍行卷,他忐忑不安地想,自己的文章会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吗?会得到主考官们的青睐吗?

   朱庆馀就是在这样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下,又不能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明讲,于是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构思了这首诗,与此表达了临考之际的不安情绪和复杂的心理状态,目的就是想恳请张籍赐教。

   而张籍在回诗中,恰恰来了个顺水推舟,你朱庆馀把我比作公婆,我把你朱庆馀比作“越女”,这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材石料”,假如朱庆馀没有这样高超的才学,作为水部郎中的张籍,也不会把朱庆馀比作“越女”,这如此相互巧妙的比喻,给人以无穷的意趣,其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哉,成为诗坛上广为流传的佳话,今天读来还是倍感新鲜与富有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