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字对:“之乎者也”嵌入对联的优雅姿势

 豆20710111103 2016-08-19
  有一位秀才赴京赶考,不料中途遇见盗贼,钱财被抢,身无分文,无处栖身。幸好有好心人向他推荐了一家旅舍,可作暂时栖身之所。这位秀才对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分,自撰一联道:
  盖亦未尝不可;总之莫奈其何。

  这副对联,把秀才的书生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与众不同的是,它多由虚字组成,看上去无甚意义,但意思倒也有趣,聊备一格。这样的对联,被称为虚字对(联)。

  古代汉语中的虚字,与现代汉语所说的虚字略有不同。它是指没有实在意义或意义比较抽象、但有语法意义的字词,或者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赘字。这其中,有我们现在所说的介词、连词、助词、副词、语气词。

  如较为常见的虚字有: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因等,还有正、但、嗟、奈、况、更、料、甚、任,这些是一字的虚字。还有二字的虚字如“那堪”、“还又”、“莫是”等,三字的虚字如“更能消”、“最无端”、“又却是”等。这些虚字,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多是语义转折之处,起着过渡或连接的作用。

  虚字对,就是指虚字入联、上下相对的对联。因为虚字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少有对联全是虚字组成。虚字入联,如果独具匠心,虚字对便有别开生面的效果。如旧时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

  这副对联中所用的虚字,是我们熟知的“之乎者也”,将虚字放于上下联句尾,将宾客酒后的醉态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去掉虚字后,也可成对联,但读来平淡,无甚趣味,没有加上“之乎者也”之后的妙趣。
  同样用虚字于句尾的还有苏轼题广州真武庙的对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真武,是道教中的人物,传说他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苏轼此联就赞叹了真武大帝的雄武威猛。而且,上下联在句尾处用的三个虚字,突出了语气,强化了感情色彩,对气氛的渲染有着重要的作用。若没有这些虚字,整副对联就没有那么强烈的赞美之意。

  也有虚字在句中的虚字对,如张謇为一家眼镜店所题对联:
  如用之皆自明也;苟合矣不亦善乎。

  这副对联运用虚字,幽默风趣地劝人来店配副合适的眼镜,读来颇有意趣。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
  醉爱羲之迹;狂吟白也诗。

  清代王士禛在其笔记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王士禛八九岁时,他的祖父与叔祖一同喝酒,叔祖饮酒之后,拿起笔来挥毫泼墨写草书,有草圣张旭之风。祖父就对王士禛兄弟说:“醉爱羲之迹”,羲之指书圣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王士禛应声对曰:“狂吟白也诗”,祖父听后大为赞赏。王士禛所对下联妙就妙在将李白称为白也,用“也”与“之”相对,既保证了对偶,又增添了趣味。

  事实上,在宋代时就有学者区分实字和虚字,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就记载了苏轼教子非常注意虚字实字的运用:

  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词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


  而虚字在古典诗词中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唐代人尤其善用虚字,“其开合呼应,悠扬委曲,皆在于此”。不过虚字用得不好,就会冗弱散漫,这一点,无论是诗词还是对联,都需要注意。(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