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襲秋蘊,載一溪塵煙

 胡说茶道 2016-08-19

不曾走過,何曾離去,有風,就有風景。 一一一題記

文字作者、製作:納蘭慧羽

桃源深處,書香心境。一襲秋蘊,載一川煙雨,邀月醉吟,渡一紙紅塵.湖波漣漪,舞一襲羽衣。洞簫幽怨,羽燕穿梭,點亮心智的珠璣慧語。葉落無聲,韶光飛逝,年復一年,只不過是一個轉身的時間。

世界萬物在變,唯有那個菩提樹下的人,或許久遠不變。緣自內心的純淨,與生俱來,人,需要執著。性格在年輪的變換中改變,其實,閱歷與思考可以改變人的走向,冥冥中的本我的追尋,或許真的很難改變。歲月,讓人克制了很多青春的衝動。應時嬗變,或者策略突圍,雖然世俗滄桑,感到的親切,油然而生。觀念就是適時的 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寬容,讓自己變得快樂,讓自己變得心態年輕。有時要想想,我們必須理解九零後的想法,那就是時代的主流。所以,能夠學會適應不同的聲音,不要沈津在自我曲高和寡的追尋中。曲高,自然會感到孤獨。漸行漸遠,怎會執著的走向一個冰雪覆蓋的山巔?跋涉緣自內心,跬步坎坷艱難,這個山巔,曲高和寡,有你熱烈的追尋,有你滄然的無奈,這個山巔,冰瑩潔白,也有你冥冥的必然;靈魂的文字愈發成熟,企及的山巔就愈發靠近,而接踵而至的,是內心的孤獨,會愈發成為你的對手。閱歷越深,你所探尋歷史的心聲越清晰。一句緣自《中庸》的名言:入俗而不流, 入流而不俗,能夠入俗,但不要同流合污;能夠入流,但不要成為平俗。從這樣的角度,去切入人生,破繭成蝶,能夠讓自己輕鬆還俗。

和我相遇,依然從前,何曾離去,又怎能離去?暖意的營養就像心靈雞湯,日久天長,就是深入血脈的基因。我們的雙腳鏈接著滄桑博古的大地,遠古的先賢走過的土壤,今天的你我依然走過。我們雙手觸摸的空間,正在前所未有的巨變。我們的雙足鏈接著歷史,我們的雙手鍊接著未來,天地之間, 當下之人, 必應汲取於歷史, 作用於未來。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相同的基因,像一幅名畫,有一種神秘的光彩,嵌在記憶里。

與你相逢,使人生軌跡改變了很多,分享很多類似的精神營養,已經培育了我們,緣自內心的關照,所以,更加懂得鑒別和珍惜。無論歷史有多麼地厚重,總會隨時光流逝的時候。可是,溫情的雪花,不會使你的心情不被其它的周遭環境所牽引,潛心回味,學會順應它,熙攘的時光里,回望過去,讓自己靜若月宇,守望菩提樹下,等待歲月分秒中,那流光的暗換。

思維日漸年輕,源於打開心智的那個人。在於不在,一切安在;見與不見,宛如相見。不管是否收到你一百次的詛咒,該歸來時必歸來;不管是否收到你一百次的邀約,該探訪時必探訪。所以,靜默,就是尊重。

孤城清月,人生的機會,真的只有幾秒的來去,幾秒的無緣,或許一如往日灰色的臉;幾秒的擦肩,點亮了今天精彩的故事。醉深夢起倦,初秋,西風一夜人不知,問世間,誰能領略,這般心懷牧風的憂傷。孤寂長宵,念至微身蒼茫處,令我飄蓬俗身,絮語又止。風,確乎無痕。風若有痕,必然健碩如初,轉瞬即來,如佛的絮語,回味若甘,神似形更蘊。紫燕歸來,葉飛花落,疏稀之間,唯有瑤琴,解我心語。

一一一納蘭慧羽於乙未年淺秋

作者簡介 納蘭慧羽(網名):自幼生長齊魯,現定居南方。傳統藝術傳播者,曾供職於科研機構。沈醉於楚詞汉賦,有著唐詩宋詞的文學情結,一位鐘情於傳統文化的女子。曾在《紅袖添香》、《鳳凰閣》、《江山網》、《文學聯盟》發表文章。擁有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水墨容顏納蘭風》。????微信:nalanhuiy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