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都只是感受

 昵称535749 2016-08-19

2016-08-17 04:00 | 豆瓣:A晃悠猫

首先,我要纠正众多读者的一个误区。《玛格丽特小镇》原版实际上是在2005年出版的,比《岛上书店》原版要早9年问世。而不是像百度百科所说的那样是“新作”,相反,它是一部“旧作”。如果有读者要对这两本书进行比较,不搞清楚这点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简单回顾一下《玛格丽特小镇》。这是一个发生在31岁的U大学哲学系助教N与25岁的学生玛格丽特·汤之间的爱情故事。就像简的贝丝姑妈说的,“这只是个故事而已。一个求偶故事,所有情侣都有这种故事。” 只不过这个爱情故事有些特别,它也许比它本身要传达给读者的东西要多得多。“这些故事会和其他故事杂糅在一起,又添枝加叶,于是故事本身便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而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就成为了正在读它的和已经读完这本书的千千万万的读者的特权了。

在我看来,无论作者给我们描述的故事如何奇特,如何虚幻,故事中的人物是否虚构,是否有现实的原型,故事里的情节是否真实地发生过,或是在不久的将来注定要发生,我想,作者在《玛格丽特小镇》中已经借许多人物之口表述得再清楚不过了: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感受,一切都是感受。

我想,玛格丽特小镇,已经脱离了它在书中充当的一个小镇的名字,成为了众读者人生的表征。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在某个神秘的地方拥有一座神奇的小镇。而随着我们逐渐老去,这座镇上的人会越来越多。7岁的玛格丽特(梅),17岁的玛格丽特(米亚),25岁的玛格丽特(玛吉),35岁的玛格丽特(格蕾塔),52岁的玛格丽特(玛琪),77岁的老玛格丽特,她们居住在一个神秘的、貌似逃逸出了时间线的地点,常人是无法找到的,只有与她们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在迷失方向、迷失自己的时候方可进入。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无法做到一成不变,而每一个人生阶段的转折都会留下一个印记,一个过去式的自己。但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像上帝那样洞见一个个转折的时机,我们往往只有在终老时回顾起自己的一生,才对自己历经过的转折有那么一个大概的印象。既然这件事只能在临终前完成,那么对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来说,能否精准地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尽管我们的记忆与事实往往不符,但在一遍一遍的讲述与复述当中,这些不确定的情节已不知不觉地成为我们的人生了,至少是我们以为的人生。所以,玛格丽特小镇真实存在与否,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于我而言,我相信一定有这么一个玛格丽特小镇的存在,只是这个小镇也许不叫“Margaret Town”,而是以其他的一些名字,一些我们人生中与我们不期而遇的人的名字来命名罢了。

本书最吸引我,也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书写,是N在玛格丽特小镇度过的那段日子。N在那个夏天看到了玛格丽特人生的各个断面,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只存在于我们无所不能的笔下与五彩斑斓的想象中。尽管我知道这个情节是虚构的,但这仍然引起我极大的兴趣。N同时感受到了梅的天真可爱、米亚的艺术气息、玛吉的温柔魅力、玛琪的刻薄、老玛格丽特的神秘......当然,还有那位消失不见的格蕾塔的忧郁,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Margaret Towne。纷至沓来的玛格丽特让N本能地拒绝接受她们都是玛吉不同的人生状态的事实。N在经历了一段煎熬后最终接纳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玛格丽特,玛吉一直挂在嘴上的那个“诅咒”才得以消除。在N向玛吉求婚之后,老玛格丽特死在了床上;米亚去上了艺术学校;玛琪留下她的眼罩选择了出国,但她扬言,她将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的;梅则在N的注视下变成了一只红色的小小鸟飞走了。所有的玛格丽特都被抹除,但却存在于玛吉身上的不同侧面。

这是我觉得最神奇的描写。但是,我不得不道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无法在一个时间点的横断面同时了解伴侣的过去、现在、将来。我们很难在一个神秘的时间进入这样的一个神秘的地点,像红楼梦里的通灵宝玉一般历经人世百态。或许我们可以轻而易举让自己接受或忽视伴侣的过往,但我们却无法感受到她真实的过去,也无从预知她真实的将来,更无法感受到她在7岁、17岁、35岁、52岁、77岁光景时的嗓音、面容、气息。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感受伴侣的现在,如果我在她的25岁遇见她,我感受到的是她25岁灿烂的笑容,她25岁美妙的嗓音,她25岁柔和的体香。当然,还有她现时的忧愁,脆弱与泪珠。有意思的是,加·泽文在文中对过去与将来的描写都显示出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对玛格丽特在25岁时的描写,却显得真实无疑,确凿可信。这着实耐人寻味。

另一个让我产生极大兴趣的,是文中叙述者视角的不断转换。在《床上的玛吉》与《很久很久以前》这两章中,叙述者是“我”,即那位31岁的N,他叙述的是他与玛格丽特之间的一个神秘的爱情故事,而他倾诉的对象则是他与玛格丽特的女儿(简)。这两章看起来是一封写给简的长长的书信。而到了第三章《所有这些精致的折磨》里,叙述者显然不再是N,既不是玛格丽特,也不是贝丝,更不会是简。叙述者占据着一个全知视角(或上帝视角)用了月报总结的形式来叙述玛吉(麦格)与N之间的爱情曲折。第四章《呢呢喃喃》中的叙述者变成了简和伊恩,这一对双胞胎用剧场对白的形式,叙述了他们存在于母体中的成长历程。第五章《一个纸上的男人》则又回归到“我”(即简的父亲、玛格丽特的丈夫N)的视角,对简讲述自己回顾一生时的感悟。到了最后一章《现在,这座简的城池》,叙述者又成了与这个故事毫无关系的旁观者,叙述了简在25岁之前的经历。至此,N与玛格丽特的故事完结了,却出现了一座属于简的城池,一个用“简”命名的小镇。一个爱情故事完结,另一个爱情故事随之开始。爱情的主题就在这些盛开又枯萎的花朵间达到了永恒。

我想,这种叙述视角视角的不断转换与加·泽文的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的学习密切相关。就我有限的眼界来看,这本书在叙述技巧上让我想起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在叙述风格上则有点接近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总之,她构建起来的神秘性描写与不确定性的叙述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眼前一亮。没准我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惊喜,谁知道呢。最后我想说,从一个人的角度难以穷尽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那些东西,而企图要穷尽书中的意义的想法与举动在我看来也是徒劳的。正如书中 Bob Dylan 的那首歌唱的,It ain't no use to sit and wonder why, babe(坐着瞎想是没有用的,亲爱的),So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所以别多想了,这没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都关乎感受。这一切的一切,也许只是感受。我们的感受不尽相同,玛格丽特小镇也是如此。


一切都只是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