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亚: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我们是最好的人 2016-08-19
张亚
副主任医师
擅治病种:
        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骨质疏松、痛风、脂代谢异常等疾病。
坐诊地点: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周一上午。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概念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疾病治疗
宣传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自我检测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源流
属于中医学中“消渴”“消瘅”等范畴。
《灵枢·本藏》指出 : “脾脆,则善病消瘅”,《素问·奇病论》中有“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 人口甘也……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所谓 “五气之溢”和“津液在脾”即是因脾弱运化输布不能而发本病。
证型
 关于2 型糖尿病早期的辨证分型调查显示,2 型糖尿病早期的证型以脾虚痰湿,湿热互结为主,占所有证型的71.00% 。因此从证候学的变化特征可以发现脾与IGR 或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治疗
从脾论治,以健脾除湿为主要思想,以七味白术散或平胃散为主方,并立足于阴阳变化,随证加减。
临证时亦可灵活结合 2007 版《糖 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进行辨证分型。包括:
 1) 主证: ① 痰 ( 湿) 热互结证; ②热盛伤津证; ③气阴两虚证。
2) 兼证: ①兼痰浊; ②兼血瘀。
同时结合控制饮食,加强有氧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转变生活方式之方法。 
病案
张某,男,66岁
素来身体丰满,精力充沛,但是近半年以来,出现明显体重下降,下降20余斤,口渴多饮,饮水后仍然口渴,尿量明显增多,起夜4-5次每晚,白天汗多,容易感冒,神疲乏力,不思饮食。
舌象:舌体瘦小尖红,色根部少量白糙苔
脉象:虚数
辩证立法:
气虚则气血运行不畅,出现神疲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则体质差易感冒。胃弱不思饮食,则日渐消瘦,体倦无力,脉象虚数,尿多属于下消,证属气阴两伤,法当补气生津,兼顾脾胃。
处方:
生黄芪30g  太子参15g  熟地黄30g  山茱萸15g  
淮山药15g  天花粉30g  石斛10g  玄参15g  
白术15g  焦山楂15g  谷麦芽各10g  生石膏15g  
黄连10g
按:本案为2型糖尿病,辩证属气阴两虚。卫气不固,神疲乏力,多汗易外感,脾胃虚弱则消瘦,脾胃调和则营卫调和,气固津回,病情好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