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太上》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七章。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这一段的意思是: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无为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里讲的是君主之道。其实,父母也应该是这样。 最善于教导孩子的父母,施教于无形,孩子不知道父母在教导他们,可是他们却能够顺利成长。咋看起来,孩子们完全是靠自己成长起来的; 其次一等的父母,每天都会讲很多道理,发出许多指令,孩子总会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因为没有父母指点的话,他们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他们会处处依靠父母,觉得父母亲切可爱; 再次一等的父母,时时刻刻控制着孩子,用严苛的戒律约束孩子,稍有越轨就会实施处罚。孩子们必须时时小心,他们害怕父母,唯命是从,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 最差的父母,让孩子厌恶,他们从恐惧走向反抗,最后彻底叛逆。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找不到希望,得不到自尊和自信,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凭着年少的意气,做出证明自己的举动——而这些举动往往都是危险而荒唐的,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呢?是父母不当的言行逼迫他们走上了这条道路。 做一个好父母,首先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让孩子看到,让孩子听到。你不必刻意教什么,孩子学习你的样子就足够了; 孩子有不对的地方,父母要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明白道理,不必要声严厉色,使人望而生畏; 教会孩子自己成长,比什么都好。好父母最值得尊敬的地方,不是让孩子离不开自己,而是让孩子早早学会独立生活和学习。 教育,越自然,越好;越是发自本心,越好。 children see,children do.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 但或许能改变一个父母,改变一个孩子 |
|
来自: 昵称3058251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