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耳纹AI一侯公子 2020-11-19

在什么样的状况下,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道德经》第72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今译

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则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不要逼迫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

因此,有道的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扬,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后者而取前者。

道德经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我读经典

暴政逼迫,使用恐怖手段压制人民,人民到了无法安居、无以安生的时候,就会铤而走险了。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一个国家到处都是流民,又何以让社会安定有序,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对于高压政治所提出的警告。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当老百姓实在没活路的时候,就不怕你了。如果老百姓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了,则真正让统治者恐惧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

道德经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比如父亲管教孩子,还是应该以身作则,以仁爱教育孩子,棍棒威严起到警示作用即可。若仍旧我行我素,只是一味地体罚,等他不再畏惧棍棒的时候,不再害怕父亲威严的时候,恐怕就要与父亲对着干了,那教育的真正危机就来了,您已经没有其他手段了。孩子长大后可能就会成为社会上一小流氓,到那时恐怕就悔之晚矣!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不要让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越来越狭窄,不要让他们流离失所,这叫“无狎其所居”。不要压制老百姓生活的生机,破坏他们生存的条件。比如,百姓本来想做生意,想好好赚钱生活下去,可是统治者不断地征收各种税、压榨他们,这叫“无厌其所生”。

道德经解读:“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更大的祸乱就要发生了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老子曰:“我无事而民自富”,为什么要统治者不去无端的生事?就是希望不要干扰老百姓,让老百姓自己富裕起来。百姓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统治者依道而行,当百姓生活富裕,又不会有过多贪欲的时候,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感到富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