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体医疗体制的绝灭灾难——全国的集体化运动 悠久的中华历史,靠原创了个体行医的模式而成熟起来,一个老中医可以治各科疾病。这种个人的医疗能力的成熟,表现的实际是医学的成熟。到现在中医被集体化,导致了它的衰亡。成熟医学的衰亡,被不成熟的医学取代,导致产生无数的人间悲剧。现代医学带来对无为而治的行医形式的管理,目的不是使医疗有利于维护生命健康,其实际目的是消灭中医。 60年代集体化的教训是什么?就是把个体农民用暴力箍在一起使他们失去了生产劳动的积极性,这才发生了人为的大饥荒。但是,不管你如何使他们饿肚子,集体化无论如何用什么方法,可就调不起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习惯于个体种作,不像工厂工人是必须被组织起来的。于是重新分田到户,中国人又再次吃饱肚子。 集体体制的医院,是政府将医生组织起来,用于收容许多家庭无法照顾的病人。由于病因各不相同,医生难以对治疗结果负责,这也是对的。但现代医院这种治疗结果不负责体制覆盖全部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全部不负责,这实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的剥夺,这就大错特错了。同时,对医生来说,他们的医疗能力的提高权也给剥夺了。这也是医疗体制的疾病,也需要治疗。如何治疗这么样医疗体制的毛病,现在我们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治起来就会很简单。 医疗行为本身,就是医生与病人的一对一行为,从结果到责任,都是医生个体行为,个体负责的。因此,它不属于群体行为,所以,与组织起来的群体无关。自古代人类建社会之始,到现代的大手术出现,都是负责治疗者需要知道治疗结果,由此行为之后得到经验而升华;由此行为的失败而担负责任。即使没有失败后的刑责,或经济赔偿,也需要良心的忏悔。只有这样,医生的才能才会提高。中国人看病要找老中医,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权力活动则不然,它们都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但是,社会建筑如叠墙,需要大石头,才能叠得快;也需要小石子,才能叠得牢。如果经济巨头或掌权者理解这个道理,顺天道,人类也就不会有各种各样的磨难,尤其是医疗磨难。因为,医疗不好会搞得你连死也不安心、没尊严了。现在的癌症的治疗不就是这样吗? 西方的海洋文化是经济管政治,讲民主政治,个人自由,不该管的个体经济它不管,例如他们发现经济集中搞大企业固然是好,但容易造成社会生态失衡,这才有反垄断法的出现。过分集中反而影响它的经济发展;东方的大陆文化是政治管经济,注重权力集中管理,把能管的都集中起来。缺乏调查分析的大规模的集体化就这样:原来不能集中的医疗活动也集中起来,而不知道中国的医疗与外国不同,更多的是公益性行为,这才有“家无百亩不言医”、“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说。 我们的民族就因为中医文化而团结在一块。它能够发扬个体德行,不能作为经济活动集中起来。试想,社会的个体德性被压制之后,其结果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力量失去了。作为大陆文化的松散个体,有着自私、自由的特点,集权体制运用暴力使人们在一起结成社会,但一旦遇上更强的外来暴力就容易松散解体。 西方的文化缺口是把医疗职业化,使医疗行为失去了公益性而成为获利的工具,这才使得西医医学成熟不起来,以后,它们就被制药业和医疗器械业所利用,继而才走上微观分析的岔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