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高分技巧:外貌描写要讲顺序善取舍

 祥语文 2016-08-21

无论是白描还是工笔,人物的描写都要有一定的顺序的。想到哪写到哪,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定会“乱”,这样必然会让读者无所适从。


为了让孩子们的印象深刻,我把孩子们的“杂”文和文学家的“巨”文放在一起比较。然后我们共同分析外貌描写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先看学生的“杂”文。

我们的钟老师头发很少,额头比较饱满,手细皮嫩肉的。他总爱穿一牛绿色的棉袄,和一双运动鞋。钟老师的眼睛不大不小,圆脸盘,厚嘴唇。

呵呵,乱死了,蒙圈了。

再来看文学家的作品。

开门出来的老太太,看着有50多岁了,瘦弱的身材,长方形的一张小脸,白里透黄皮肤非但不显得粗糙,反而颇为细腻,但额头、眼角、嘴角都有极细琐的皱纹。淡得看不大出来的两弯眉毛下,一双挺大的眼睛先是迟疑地大睁着,随即又露出一种饱经沧桑的倦怠神情。

刘心武《如意》

然后我们分析了“巨”文的顺序。

这段描写是并列的结构。

即先人物的年龄特点、体态(因为人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年龄和体态特征,所以一般会先写这两点),然后再写了人物的脸形,又写了脸色和脸上的皱纹。接着写了眼睛。

总结顺序规律:

先写身材,再写五官。

描写五官时:由上到下。

我们再来看下一段外貌描写

(托尔斯泰)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

(法)弗朗索瓦·拉伯雷《巨人传》

这段文字只写了面容。在写面容的时候,作者先写了托尔斯泰的脸(为什么先写脸呢,因为脸在人的面容中占的“地方”大一些,所以我们在看一个人面容时,一般是先对脸部特征有一个大概印象的),再从上到下写头发、额头、眼睛、鼻子、嘴。

总结顺序规律:

写面容时先写脸,后从上到下写五官。

再看下面的文字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的写作顺序是这样的:先写体态(与前面《如意》中的描写一致)“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然后写闰土的脸和眼睛,接着又写了他的衣着,最后写到手。

总结规律:

如果身材、面容和衣着都写,先写身材,再写面容,再写衣着。手可以放最后写。

再看:

芷筠微笑的站在那儿,长发上绑着一根水红色的缎带,穿了一件白色的敞领毛衣和粉红色的长裤。脖子上系了一条粉红色的小纱巾。她看来娇嫩、雅丽而清爽。她清秀的面庞上盈着笑,以致面颊上的小涡儿在那里忽隐忽现地浮漾。她的眼睛温柔迷蒙,绽放着醉人的光彩。那小巧的嘴角,微微地抿着,微微地向上翘,像一张小巧的弓。

琼瑶《秋歌》

总结规律:衣着可以在前面写,写面容时依然是先写脸,接着再由上到下写其他。

再看:

不知为什么,大家有点怕林秋月。她,中等个儿,短头发,浓眉毛,大眼睛,不苟言笑。一年四季穿一件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的工作服。

魏继新《燕窝之夜》

总结外貌描写顺序规律:

先写身材,再写面容,最后写衣着。

综合起来,得出结论:

1、一般先写人物的年龄和身材。

2、写面容时先写脸。

3、写五官,要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4、衣着可以放在前面写,也可以放在后面写。

5、手可以单独放在后面写。

总结完毕,我让孩子们进行下面的练习:

描写图片中的人物的外貌。

习作一:

这老头皮肤黝黑,脸上密密麻麻布满皱纹,尤如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从头巾中露出的一角白发更能衬托出他的耳朵的大而厚。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嘴里叨着老烟袋,好像很享受的样子。他头上缠着一条白毛巾,时间久了,已经变成了灰色。他穿着一件破旧不堪的羊皮袄,没有系扣,露出里面不知是什么材料的白色衬衣。他的手皮肤粗糙,骨节粗大,看起来很有力。

习作二: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他身材高大,头上缠着一条毛巾,由于岁月的磨损,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他的额头和脸上像他的皮袄一样布满褶皱,眼睛望着远方,嘴上叨着长烟袋。老人身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羊皮袄,羊皮袄皱巴巴的,上面有着深深浅浅的污泥的痕迹,像极了的黄土高坡。他的额头和脸上像他的皮袄一样布满褶皱,眼睛望着远方,嘴上叨着长烟袋。他的手又黑又粗,布满灰尘。

孩子们写人物的外貌只要不“乱”,这个环节的目的就达到了。从教学的效果看,多数同学心里有数了,在写人物的外貌时,不会再想到哪写到哪了。

是不是把人物的所有“元件”全都写到就是好的描写?当然不。文学作品,绝不能把所有的人物元素都一一细细地描绘和雕琢(即使工笔的手法也不允许)。人们形容不分主次的行为叫“眉毛胡子一起抓”。如果我们写人物外貌时不分主次,眼睛鼻子耳朵嘴凡是头颅上长的,胸腹胳膊腿凡是身上有的一切都写的话,那不成了寻人启示?我们把十几大项的内容一一罗列,那是折磨读者。

我们来看看“白描”大师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人物的。

鲁迅曾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作文秘诀》)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

1、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来,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小市民杨二嫂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描写点”在哪里呢?“薄嘴唇”表示这是一个善于说话,惯于应酬的女人;“两手搭在髀问”“张着两脚”的姿态,显示出她的粗浴和放肆。(这些最具杨二嫂的特征)交代她的年龄是为了突出二十多年她的变化。

当写到二十年前的杨二嫂的时候,先生的笔墨更是俭省:

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

“擦着白粉”又是年轻的杨二嫂的特征,和二十年后的她对比,还是为了突出她的变化。

然后我问学生:“描写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是人物性格。

再看下一段:(要把故事情节和康大叔的形象稍微介绍一下)

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了一小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滳。

鲁迅《药》

这里着力描绘的是侩子手康大叔的形象。有四个描写点,虽然只有一两个句子,却深入人物的骨髓,包含着丰富的意义。“—个浑身黑色的人”,是康大叔的衣着和皮肤的颜色,他就如黑暗世界里的鬼魅一样,浑然一笔,不作细描,正合惊慌中的华老栓的感觉。“眼光正像两把刀”,这是刚刚杀过人的刽子手的凶残目光,也是攫取银钱的贪婪目光。“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个“摊”字,写山刽子手要拿到钱的急切。他卖的不是正常货物,而是人血,竞毫不羞愧,现出了灵魂的无耻和野蛮。“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点一点的往下滴”,侩子手的残忍的本性,从血淋浴的手上暴露无遗:刚刚杀过革命者,回头又愚弄骗取穷苦百姓的血汗钱。短短的两个句子,让我们看到这个形如鬼魅,残如恶魔一样的侩子手形象。

让我们再来看看对康大叔的另一次外貌描写。

……康大叙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

这一次鲁迅先生突出的是康大叔的“横肉”,“饱绽”的横肉让人觉得他的高兴都是“恶”的。

两次外貌描写给我们了一点启示:一是一定要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点”去写。二是外貌描写的笔墨能省则省,不必啰嗦。

学生练习:

根据主题及人物性格提示,写一个人物的外貌,注意两点,一注意顺序,二要找准表达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外貌“点”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描写人物:农村少年

主题或性格:体现少年的淳朴和能干

习作一:这少年十一二岁,小长脸,红黑色的皮肤有些粗糙,想来一定是在田里劳作的结果。他额头突出,两眼有神,棱角分明的双唇紧抿着。他身上穿一件厚布衣,因为刚收完麦草,所以他的衣服上沾满草屑。

习作二:山子今年十四岁了,在家里却是“顶梁柱”呢。可能是小小年纪就干农活的缘故,让他的身材有些矮小,但身上的肌肉结实有力。站在田野中的他像一小松树,挺拔,威风。

习作三:

史大可是家中的独子,和奶奶一起生活的他不得不扛起家里的重担。现在的他可不是过去的“小王子”了。看,他穿着一条背心,一条半大裤衩,正举着镐头给自家的树松土呢。淌着汗水的胳膊在阳光下油黑发亮。

习作四:

舅舅家的表哥比我强多了。他体格好,身体壮,脸上身上都是健康的肤色。长得也比我帅,大眼睛,双眼皮儿,一笑还有俩酒涡。虽然是农村小孩子儿,牙却白得要命,不知他用什么牙膏。



本文来自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转载保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