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纱锭之中

 洸河白兰鸽 2016-08-21
   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敬业精神。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热爱、执着、严谨、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把工匠精神
融入每一个纱锭之中

  谈到工匠精神大家并不陌生,但你是否意识到把工匠精神写进了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什么概念。政府以国家意识向全国制造行业召唤工匠精神,意味着国家开始直面问题,看到了在中国制造业中工匠精神的短缺,已阻碍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步伐,也预示制造业将面临一场新的“品质革命”。
  从企业层面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企业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的品质和精神。公司从2003年1月创业时1680纱锭,至今已发展成为50万纱锭产能的现代化的大型纺纱企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克服了多少的困难,但我们始终对行业充满着信心,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摈弃浮躁之心、功利之心,不见异思迁、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坚持做专做强粘胶纱线和TR纱,不断改进工艺设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因为哪个产业暂时有较多的获利就转产哪个产业;也不因为那种纤维赢利较多就盲目改产。凭着自己对行业的理解和执着,凭着创业者的匠心,十多年如一日专心致志纺好一根纱,在粘胶纱线生产领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成为粘胶纱生产领域的一匹“黑马”。这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从员工层面来说,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应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心中。企业的核心因素是人,我们需要每一位员工都成为一名工匠,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做好岗位的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不让有一点瑕疵的半制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更不能让有一点瑕疵的成品流到客户手中。把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细小的工作环节,融入每一个纱锭之中,使50万个纱锭纺出的纱线质量一个样。
  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做好精益化生产,我们并不缺高端设备,也不缺生产技术,欠缺的是一种工匠精神。棉纺生产作为一项传统工业,没有什么高、精、尖技术,各岗位大量的是平凡的、简单的、重复的劳动。比如:换棉条,粗纱、细纱接头,各工段揩车,成品打包等都是员工日复一日重复性的简单劳动。但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按要求做好或出了差错,就会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实,员工的工匠精神就是要融入平时大量的、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之中,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
  弘扬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在于员工的责任意识。具有责任心的员工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工作对工段、对企业的重要性,把自己的工作与实现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有了责任心才会认真地去思考,勤奋地去工作,才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不管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都能主动地承担责任把工作做好。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匠心筑梦的故事。他们并没有进过名牌大学,也没有耀眼的文凭,而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以超凡的技术创造了奇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弘扬工匠精神,创建百年震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具备脚踏实地、不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持之以恒、专注坚守的执着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责任意识。我门相信在工匠精神的召唤下,会有一大批的生产骨干、管理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工匠。

作者:龚培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