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课第二味、干姜

 灵兰秘奥 2016-08-21
药象品悟第一课第二味
干姜
姜是姜科植物,姜的叶子长的很犀利,你看叶子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植物的叶子、花的形态和它的性情是息息相关的,你看甘草的叶子是圆圆的,很柔和,姜的叶子就是细长细长,就跟一把剑一样,很犀利的,所以干姜的气就很冲呀,很急。
这是姜,叶子是互生的,对着互生的,一片一片的,一看气势就冲出来了,你看它长的模样,这个气,往外冲,往外散的一个象。
姜用的是根状茎,姜长的不高,是矮小的植物,大概半米左右,看着比较小,它的根茎都在地下,长姜的地方土需要土壤很肥沃,才能长出好姜来,所以姜也是入中土很好的药。
这是切开的姜,姜也是很黄的,黄色入中土,长得圆圆的,胖胖的,就跟小孩的小胳膊小腿一样,圆乎乎的。
这是干姜,晒干的了。这是鲜姜,嫩姜。
干姜是烘干的,很难晒干。干姜不是菜市场上买的菜姜,菜姜做不成干姜,做干姜的药材都是那些老姜或专门入药的那种姜,那种姜长得很结实。我们吃的炒菜用的姜是夏秋之交收的,长得比较嫩,好吃。那么入药的姜,需要等到霜降很冷的时候,甚至再晚的时候才收,长得很结实,很老,比较瓷实,这个时候容易烘干,水分少。
四川有一种姜,品种不一样,长得比较结实,筠姜,长得也很好。
这是一个嫩姜,大家看环形纹,一圈一圈的,很规则很清晰,环形纹是药气柔和的表现,是入中土的一个特征。
这是姜芽了,姜是这么长的,呼呼呼往上冒呀,这个气往上走的力量是很明显的。在地里就是这样长的,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洗干净了。
这是炮姜,就是把姜放土里炒,炒到发泡,质地就会变得很轻,把姜炒成面包状,它就没那么辣了。
我们通常药用的姜是干姜和炮姜,用干姜一定要打碎,我们看好多干姜的饮片都切成小薄片了,这是整个的,这儿有一个断面大家看一看,是比较好看的黄白色。
大家先尝一下这个姜,没有熬得太浓,太浓的话就太辣了,喝了出一身汗也不好。淡淡的,大家体会这个辣味,它的味道和甘草就有所不同了,甘草走的比较慢,像挂在喉咙里,而它下去的比较快,而且喝了之后会觉得有一股热气,在里面慢慢往外散的感觉,有点出汗,刚才甘草就没有散的感觉吧。
每一个药呀,它的脾气都不一样,你看姜长的样子就是往外散,所以喝的时候,这个气就往外冲,走的快的感觉。所以,感冒后我们都用姜糖水发汗
,因为它这股气“蹭蹭蹭”就带着你出来了。
所以,中药是很奇妙的,从西医角度来讲,我们喝完药要经过胃肠的吸收,经过血液循环运到哪个地方,才能起作用,按这个标准,至少5分钟才能见到效果吧。你看,我们刚喝完姜水,才几秒钟汗就出来了,已经起效了,哪个有效成分起效了?用西医是没法解释的。所以,中药起效一定不是有效成分来起效,当然和有效成分是有关系的。
气是无形的,人体这股气也是无形的,无形之气是很清透的,是无处不在的,这个身体也不过是气聚成形而已,本质上还是气,只要是气,那就想去哪儿去哪儿,很通透。所以中药,就是用气来调气,用药物之气调自身之气,气和气的交流,这种沟通是很自然很直接的,就跟我们讲话一样,不用我说句话递到你耳朵里去,声音自然就传过去了。气也是这样的,不需要经过什么吸收呀,经过什么受体才起作用,完全不是那样,它就是一个能量场,直接就来影响你了。姜的气就是往外散的,你身上的气跟着就散出来了,所以就出汗了。这和西医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人说西医快,中医慢,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医要比西医快得多,瞬间就起效了,你只要用好,人家说覆杯而愈,古人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有时候也能遇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以前在猪流感那一年,公布了一个治疗流感的方子,一个网友给我反馈,他就照那个方子抓了一副药,他就说,我把药一喝下去,就知道自己好了,就那么快,不到三分钟,烧就退下来了。他自己就说,他从来没吃过中药,也不知道中药是快是慢,他以为这就是正常的反应,他觉得挺好的不用去隔离了,就给我们发了个消息,反馈一下,那是有反馈的起效最快的一例。
我们后来还问,为什么说一入口就知道自己好了,因为他原先感觉有个东西压着他,药一下去“咵”就散开了,就没有东西压着他了,就知道自己好了,然后体温跟着就下来了,他说两分半左右,发烧很高的,马上就退下来了。肯定不是说我们的药被吸收了,哪个成分起作用了,就是我们的组方,那个气场刚好就把病气破了,病气也是一个气场,把这个气场一破,马上就恢复正常。
问:有时候吃中药很长时间也不起效,就是没有吃对证是吧?
也不是,急性病好治,慢性病郁结很深。比方说,你这里只是罩了一个蜘蛛网,那我一吹就吹散了,要是摆了一块儿石头,要敲半天才敲碎,不同的病治疗的快慢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通过品尝药气,你要知道中药不是靠有效成分来起作用的,靠它的气场来影响人的气的变化来起作用的,完全是在气的层面的一种变化。
问:为什么中药都是煮一下吃呢,我直接生吃不更好吗?
可以呀,这个问题很好!地球上70%的是水,人体70%的成分也是水,你说为什么要这么多水?光长肉不行吗,为什么要这么多水?不行。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状态,是以水为媒介,作为气传导的一种通路,气在人体里面之所以能这么好地运行,完全是因为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天一生水,老天爷第一个生出水来,才有生命。我们之所以用水来煎药,而不用其他液体煎药,用蜂蜜行不行,用化学工艺萃取行不行?现在很多先进的工艺把有效成分萃取出来,为什么效果不好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只有水才能把一些气藏住,其他的是藏不住的,气是无形的,你怎么能把它抓到手里去?那怎么办?我们有水,水能抓住它,水能含藏万物而生万物,只有水可以把所有的气能藏起来,能把药物的气带到身体里,也只有水能行气。
所有的药,包括脱水蔬菜,要保质,要保存的,为什么都要干燥,要脱水。药一脱水,一干燥,才不会坏了,为什么?有水,气就流通,有周流就有变化,要么发芽,要么腐烂,就要坏,就要变化,就不能保持那个状态。把水去掉,气就没法动了,就始终维持在那个状态,不变质。当煎药的时候,再把它放入水里去,重新用水去煮它,药气就又恢复了自由,又动起来了。所以,借助水的媒介作用,让药物的气进入人体,让它在身体里发挥作用,去治病调身。所以,我们讲药,其实第一味药应该是水,水才是最重要的一味药。
干姜这味药,讲一下临床应用,因为它是散的,为什么姜吃着是辣的呀?我问过跟诊的学生。这种辣的感觉,热的感觉,是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喝了姜汤,还出了一身汗,身上热烘烘的,温度提高了零点五度。
问:我好像没这么热的感觉。
答:对,那是你喝得还不够多,因为尝药呀,怕量大对大家身体影响太大,熬的也淡一些,你也可能稍微偏寒一些,你可以再喝一杯,没关系。
这个姜汤,即便是不热的、常温的、甚至是凉的,喝了之后照样会出汗,姜汤的温度并不比我们身体的温度高呀,我们觉得热,这个热肯定不是姜带过来的吧,就是嚼一块生姜,凉的,你也会出汗呀,就是它本身不会给你带来热量,只是它的气场改变了你身体一气的运行状态,所以,会觉得热。
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热,比如跑步的时候,就是气的运行加快的时候。所以姜的气流通速度,比人体的气流通速度要快,进入人体后让人体的气走得快,气动为阳,单位时间内气来的多了,你就觉得热了。这种热是你自身能量的再分配,是一种消耗,所以你不能老用姜呀,老用姜人就干了,把能量都消耗去了。所以,一般姜枣同用,大枣就是补充能量的,我们的打底汤里面,就有姜有栆,姜少栆多。
干姜偏散呀,所以用来散寒气,吃凉的,受凉了。因为寒主收引,冬天一冷,结冰了,石头冻裂了,都冻成块儿了。所以一旦吃了凉东西,寒气入胃,把中焦的气凝在一块,收在一块,转不动了,就会痛呀、凉呀、往下坠呀,不舒服呀,这个时候就用干姜,用这股往外散的力量,一散,寒气就没有了,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正常人喝了姜水会感觉热,会出汗。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干姜,会觉得很舒服,不会出汗,也不会觉得辣。你去问问,凡是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凉东西胃疼的人,你让他喝姜汤,我们觉得很辣,他觉得不辣,很舒服。
问:除了脾胃寒吃干姜外,身体其他部位受寒也可以吃吗?
都可以,人属土,一身上下都是土气,四川的姜是最好的,四川在西南,坤土,四川盆地,土气很浓厚的一个地方,所以姜也是入中土,只要是身上的寒气,不管在哪儿,姜可以散。但是,中土脾胃的寒气散的最好,比如关节炎,喝姜汤也能改善呢,但是它偏于入脾胃,所以,我们更多是用它来散中焦虚寒,最常用。
那么,什么时候不能用姜呢?因为姜偏散,如果中焦本身火气就旺,就在往外散,再用姜的话,就会散的更厉害,就会消耗阴气。我们讲的一气,是阴阳和合的,正常情况下不偏阴,也不偏阳,就跟我们说的水汽一样,比如做饭呀,烧水呀,有水汽冒出来,那个水汽热热的,湿湿的,带着一股热量的湿气,人体正常的后天脾胃的气,和这个水汽是类似的,是阴阳合一的,既是温的,也是比较湿润的。如果用姜这样发散的药,就好像把锅烧干了一样,把湿气都散出去了,就会偏燥、生火,就会长口疮,也不舒服的,所以,热证不宜用,主要用于虚寒证。
干姜一般用量5-10克,一般就够了,不需要用太多,药劲儿比较大。
干姜和生姜有什么区别呢,干姜温胃的效果好,因为老姜嘛,气流通的慢一些,但力量大,局部气流通很快,可温破,温通。生姜虽然也辣,但比较柔和,走窜的快一些。干姜劲儿大,走得慢,生姜跑得快,劲儿小。所以,生姜发汗更快,但如果驱寒,一定是干姜好。炮姜基本没什么辣味了,很柔和,有一股淡淡的姜味儿,一般用于身体很虚的人,需要缓缓温补脾胃的时候用炮姜,一般不用,力量比较弱了。
干姜我们主要体会这种温热而散的感觉,走的范围以脾胃为主,一身上下都能到达。我们看姜长得很浑圆,不是有棱有角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它有一定的范围,不会太出格,所以,姜尽管比较辣,尤其是生姜,临床上即便用量大一些,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很多药都有严格的用量,姜就比较安全,它的药气虽然偏散,偏快,但不至于偏的太大。
问:姜皮和姜肉有什么不一样?
答:从象的角度来讲,姜皮偏入肌肤,更偏于温散肌表的寒气,消肌表的水肿。我们知道,姜里面有很多姜丝,平行的,很结实,姜丝是姜气在内部流通的一个表现,姜丝是在环形纹内部平行流通,不是放射状的,不是往外面散的。所以,姜流通的力量是在人身体内部流通,顺着身体里气的通道,顺着一气周流的通路走,不会往外散得太厉害。如果麻黄用上100克,人估计就没命了,姜用上100克没什么问题,就是因为姜是在沿着你身体的道路在走,只不过走得比较快,所以你会出汗,会觉得热,会把寒气散掉。
用药的时候,尽量用完整的姜,有的人会把姜皮去掉,皮属金气,主收藏,约束姜的力量的,如果去了姜皮,可能就散得更厉害,会过于发散了。大家有机会回去尝一下,姜的辣味不在皮上,皮不是最辣的,丝我没有尝过,应该肉是最辣的。应该是劲儿比较小的,我们用姜皮的机会比较少。
问:高良姜和干姜的区别?
答:高良姜是另一种姜,属于姜科,高良姜长得很高,一米多高,但它的姜长的较小,辣味比生姜要冲,要急,不柔和,偏性大。所以,寒性更重的时候,需要紧急见效的时候用高良姜。但高良姜不是养人的,它偏性大,用多了会伤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