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机会来了: 12股跌破员工持股价 11股高管逆势买买买

 dzsxrb 2016-08-22

媒体梳理发现,有12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已跌破成本价,另外有11家公司高管逆势增持超千万,这些个股值得关注。

员工持股计划是公司长期激励政策,今年A股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完成率不高,但顺利完成的大部分获利丰厚,抄底极少数员工持股计划亏损的个股,或是不错的机遇。

而高管增持事件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利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增持自家公司的行为。高管大额增持通常意味着其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释放股价低估的信号,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通常股价能够显著地跑赢市场。

12股跌破员工持股成本价

一、整体完成率不高

统计显示,今年两市共发布了121份员工持股计划预案,共涉及117家上市公司,其中完美世界、特锐德、金证股份和迪森股份均发布了2次不同的员工持股计划,因持股计划规模以及买入成交不同,我们在此不做剔除处理。

整体来看,121份员工持股计划预案,初始资金规模合计为187.73亿元,而目前已经顺利完成的只有46份,占比仅38%,完成率并不高,实际买入资金规模为73.08亿。

二、未完成的原因

从上述统计中可以发现,目前未完预案的占主流,而计划正在进行和没有后期进展公告的居多,仅有少部分早期发布预案的,目前已经终止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如珠海中富:公司8月4日发布公告称,因政策调整,以及员工的资金尚未缴足,无法及时在到期日之前实施完毕,因此终止了员工持股计划,未买入公司股票。

三、已经完成的获利丰厚

1、资金来源:

这些规模较大的员工持股计划,真正为员工薪酬等募资的并不多,隐藏在背后的是多家员工持股计划加入了杠杆运作。Wind资讯统计显示,46份完成的员工持股计划中,共有25份带有杠杆,占比超过一半。其中放大杠杆比例有1:1、1:1.5、1:2、1:3等多种类型。而透过产品的设计,若单纯以持股实际买入金额和员工募集资金比来看,杠杆比例更大的多。

1)捷顺科技: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委托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简称兴证资管鑫众N号。其中员工持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但该产品设立了次级份额A和B。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4,000万元全额认购鑫众N号次级A份额,员工持股计划为次级B份额,然后再通过1:1方式募集5000万的优先份额,使得资管鑫众N号份额上限为1亿份。目前该员工持股计划已经顺利完成,合计买入9293.01万元。尽管该计划是按照1:1放大杠杆,但若相对于员工募资金额1000万,杠杆较大。

2)利欧股份:和捷顺科技设计一样,员工持股计划利欧股份1号按照不超过1.5:1的比例设立优先级A份额和次级份额,次级份额又分为次级B份额和次级C份额。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5,000万元全额认购利欧股份1号次级C份额,次级B份额主要是员工持股计划,再募集1.5个亿的优先资金,截止到5月底已经顺利买入2.498亿元,完成员工持股计划。

3)莱茵体育:员工持股计划设计比较简单,员工薪资及自筹资金合计金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通过1:2的杠杆,该计划总额不超过6亿,目前已经买入5.99亿,顺利完成员工持股计划。

可见员工持股计划中,各家透过产品的设计,最终放大杠杆的比例差距较大,值得关注。

当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资金全部来自员工薪酬、自筹资金的募集,没有杠杆的参与,这类员工持股计划或更安心,不存在被强制平仓的风险,也更能体现员工持股计划对上市公司长期的持有。目前已经完成持股的有雪迪龙、宝通科技、完美世界、特锐德、宝新能源等。

2、盈亏情况

统计显示,目前这46份员工持股计划中,以成交平均价相对于最新的收盘价来看,共有34份计划已经实现浮盈,占比在74%,可见目前员工持股计划账面盈利占多数。其中智飞生物账面已经大幅盈利达到73.92%,再结合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杠杆效应,员工的持股资金获利早已翻倍。另外剩余出现浮亏的员工持股计划,整体亏损幅度也不大。其中宝通科技亏损最多,也仅仅亏损10.7%。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对自家股票买入的时机把握比较合适,自家人对自家公司价值的评估比较准确。因此对于那些目前低于员工持股成本的个股,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沪深两市已有324家上市公司出现高管增减持行为,合计增减持次数高达789次。不过从整体来看,近期市场依然以净减持为主,7月至今合计净减持8.31亿股,减持股份参考市值为133.6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减持行为为主流的市场中,三季度至今仍有70家公司高管呈现净增持,合计净增持金额近8亿元。

从所属行业来看,净增持公司广泛分布于22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化工行业最为扎堆,涵盖8家公司;此外,电气设备7家,房地产6家,汽车、机械设备、轻工制造、电子、计算机均有4家公司入围。

从经营业绩来看,70家公司中,已有52家公司公布中报业绩预告,其中中报预喜(预增、续盈、扭亏、略增)的个股达40只,占比76.9%,由此可见,出现高管净增持行为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相对较好。

具体公司来看,三季度以来,金一文化高管净增持2.24亿元居首。金一文化8月1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钟葱自2016年7月27日至2016年7月29日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通过深交所系统在二级市场以竞价交易方式购入公司股票392.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1%。

公告还显示,钟葱于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7月26日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形式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在二级市场以竞价交易方式购入公司股票700.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8%。合计增持1092.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9%,增持金额合计为2.24亿元。

三元达以1.89亿元的增持额排名第二。三元达7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7月14日收到公司第一大股东周世平关于权益变动的通知。周世平于6月30日至7月14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公司股份13,499,97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周世平持有公司股份由13.33%增加至18.33%。公司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未来周世平先生不排除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增持金额超过亿元的公司还有泰禾股份。此外,恒顺众昇、凯美特气、康力电梯、双星新材等8家公司高管净增持金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