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

 方圆儒人 2016-08-22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一)

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年)》(湘政发〔2012〕37号)、《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湘发〔2012〕6号)、《湖南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工作规划》(湘政发〔2012〕23号)和《郴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2013-2020年)》(郴政办函〔2013〕214号)、《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总体规划郴资桂城镇群区域规划》、《郴州市大十字城镇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30年)》(郴政办函〔2014〕)9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围绕“加快两纵两横两带建设,打造山水名城美丽苏仙”总战略,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十字城镇群”为方向,着力形成“城镇规模等级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共建共享”的城镇格局,大力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建郴资桂、郴永宜半小时经济圈。

二、工作目标

坚持重点镇和示范镇带动,按照“四化两型”要求,加快精品城镇建设,坚定不移抓好全国重点镇及省、市示范镇建设。在良田文化古镇提质改造基础上,整合政策、项目、资金,重点推进栖凤渡商贸小镇提质改造。鼓励和支持各乡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发建设小城镇,推进五里牌工业小镇、桥口旅游小镇、望仙生态小镇、坳上物流小镇、许家洞温泉小镇、五盖山休闲小镇等城镇群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新型城镇。

三、工作内容

(一)精心编制专项规划

完善和修订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发展规划,编制良田镇老镇区、良田镇秀良游园周边片区、五里牌镇街洞片区、苏仙工业集中区、望仙镇、桥口镇飞天山片区、坳上镇槐万路两厢、坳上镇十八泉片区、许家洞温泉小镇片区9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栖凤渡镇、五里牌镇、桥口镇、坳上镇、许家洞镇5个给排水专项规划。编制良田镇、栖凤渡镇、许家洞镇3个消防专项规划。编制栖凤渡镇岗脚古村、坳上镇古村、良田镇两湾洞村3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骡马古道历史文化廊道保护规划。今年重点对西河沿线17个村庄规划进行完善和修订。

牵头单位:苏仙规划分局、苏仙国土资源分局,各乡镇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1.公租房建设。2015年新开工建设公租房316套,建筑面积16860.8平方米,总投资约3031.6万元。完成各乡镇现有存量公房摸底工作,争取中、省公租房补助资金,加快存量公房改造步伐。

2.农村危房改造。整合政策与资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与规范农村建房工作相结合试点,2015年完成市住建局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打造农村规范建房示范工程,良田镇、栖凤渡镇启动建设3个20栋以上的小康新村,年底完成2个。桥口镇桥口村二期、桥口镇瓦窑坪村、望仙镇五马垅村安置点、五里牌鳌头岭村、坳上镇黄泥坳村5个建房点作为50栋以上的小康示范新村重点打造。

3.棚户区改造。2015年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408套,面积41168平方米,总投资14928万元。大力推行委托融资建设代理模式,尽快启动坳上镇田家湾、观山洞城中村改造项目。桥口镇尽快启动300套工矿棚户区项目。栖凤渡镇盘清红枫小区剩余的国有土地面积,合理利用。良田镇研透棚户区改造政策,盘活上下古街土地,做好城中村改造。2016年2020年,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7099套,概算总投资约99亿元。

4.公租房欠建任务。2015年全面完成欠建任务雅苑项目建设1454套,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2.2亿元。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各乡镇

(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两供两治”建设。完成良田镇、五里牌镇、栖凤渡镇的供水设施建设任务,力争各镇区自来水集中供水率达85%以上,确保供水水质、水压达标,抓好农村饮水提质改造工程。启动栖凤渡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0.22万吨/日,完成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城东新区白水溪片区污水管网4公里。加强政企合作,通过引入专业化公司,对各个乡镇供水、污水厂进行打捆处理,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工艺、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形成规模效应,确保各个供水及污水处理工程正常运转。6月底前完成栖凤渡镇垃圾转运站试点工程,下半年在全区推广;完成良田镇省环科院示范推广日处理生活垃圾60-100吨的垃圾无害处理项目,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城镇道路建设,启动G107良田绕镇线建设、107国道栖凤渡镇区段、香山坪至三口洞,栖凤渡镇的枫林路、玉枫路、凤雏路,五里牌镇的五里牌路二期、望湖路、五里牌镇至中心城区城际道路,坳上镇的沿江大道,许家洞镇京港澳北互通等建设;完成京珠高速公路良田互通连接线,良田镇的共建路、静源路、茅栗坪路,桥口镇的镇前大道、S213线,望仙镇的珠堆路、望仙大道等建设。

3.公共服务设施提质改造,完成栖凤渡镇西河水生态风光带、栖凤文化广场,良田镇秀良游园、烈士公园,望仙镇和平公园,桥口镇飞天山东大门、耒水翠江段航道等项目,加大来洋洞、雷溪坝、观山洞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及西河、秧溪河、郴江河许家洞镇段清障等河道治理项目的推进力度。继续实施“民生100”工程,抓实抓好创业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性住房建设、食品药品安全、新型救助体系建设等民生实事。

牵头单位:区委农村部、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教育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新天公司,各乡镇

(四)传统村落保护

以坳上村为龙头,重点支持岗脚村、瓦窑坪村、两湾洞村、喻家寨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进一步完善村落现状总平面图,多角度拍摄村落全景,或逐条拍摄其主要街巷照片。拍摄代表性传统建筑的构造细节、装饰细节、居民生活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特征等。目前,5个传统村落已通过省级资源评审并上报国家住建部,区政府办、区住建局要加大与国家住建部沟通衔接,确保苏仙区申报的5个传统村落中至少有1个传统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范畴。待国家住建部下文公布后,着手编制被列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牵头单位:区政府办、区住建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局,各镇乡

(五)美丽宜居村镇建设

以规范农村村民建房、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重点打造飞天山丹霞旅游风光带和西河水生态风光带2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着力打造南香村、岗脚村、庄门村、兰王庙村4个统筹城乡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开展栖凤渡镇、桥口镇、五里牌镇街景改造和栖凤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以“两型”为目标,以土地流转为手段,建设宜居小镇。其中,栖凤渡镇盘活枫林大道两厢土地,结合农村建房工作,将枫林大道打造成湘南特色街道。良田镇力争成功入选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望仙镇入选湖南省美丽乡镇示范镇。

牵头单位:区委农村部、区统筹办、区住建局,各乡镇

(六)强化城镇产业支撑

推进栖凤渡、五里牌两镇抱团开发,以苏仙工业集中区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引导深港产业园、金源种业、湘南麻业等园区企业加强协作配套,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栖凤渡镇、五里牌镇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发展烤烟、油茶、莲藕、渔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推进良田、坳上两镇抱团开发,以苏仙现代商贸物流园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推进良田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秀良游园周边及主干道沿街商品房开发,以金朵高山菊、芝草菌业、国盛生物能源等非食品植物加工为龙头的新型工业产业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推进桥口、望仙两镇抱团开发,以苏仙现代休闲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培育花卉苗木、种植养殖和现代农业服务业。桥口镇推进国际航空城项目对接工作,以及飞天新城和瓦窑坪旅游商品小镇开发。望仙镇推进雅居乐生态小镇、远大住工大型生态农庄建设。

牵头单位:区农业局、区经信局、区旅游局、区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各乡镇

(七)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实施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在城镇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大城管”格局。城管系统、各乡镇建立共同处理城镇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联动机制,纵向打造“二级主体、三级管理、四级联动、五级网络”的城镇管理格局,横向健全联络协调机制,各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与相应的各中队、路段责任人,实行电话联系,相互通知,协同处置。组建一支人员稳定、力量充足、经费有保障的保洁员队伍,对镇区街道实施全天候保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全面改善卫生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信息平台作用,促进信息共用共享,提高管理效能效率。按照市场化、精细化要求,以中心城区为标准,不断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苏仙城管执法支队,各乡镇

四、保障措施

1.强化城镇建设组织领导。苏仙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推进办”)设在区住建局,负责综合协调及日常管理工作。区推进办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足额拨付到位。区推进办实行例会制度,每月对新型城镇化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责任目标管理,抓好各项政策措施和配套资金落实,大力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将政策、项目、资金、用地指标重点向重点镇、示范镇倾斜。各乡镇要研究制定2015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新型城镇化日常工作,相关资料及时报区推进办备案。

2.强化城镇建设资金保障。区政府按照“渠道不变、投向不乱、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思路,合理整合建设资金,统筹管理建设项目。区住建局会同区发改局、区财政局等单位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区发改局加强综合性政策协调,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区财政局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向重点镇倾斜,并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各乡镇作为建设责任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采取PPP模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使投资者有长期稳定收益。

3.强化城镇建设考评力度。建立健全城镇化考核机制,区综合绩效评估办协同区推进办对各乡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考评。要加强日常考评力度,对各乡镇完成工作进度、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掌握工作情况,健全日常评估台账。建立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机制,区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奖励,奖励标准参照区委、区政府其他中心工作的奖励标准。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二)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依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山西省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结合运城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为路径,以工业化为切入点,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眼点,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功能各异,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走出一条具有运城特色的传统农业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2、坚持产城互动。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快优质产业、先进生产要素和优秀人才聚集,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形成产业聚集、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3、坚持统筹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生态化协同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人口聚集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4、坚持突出特色。按照“路、水、林、产”四管齐下,联动发展,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加快城市组团发展步伐,提升运城市在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县级城市扩容提质,大力推进县级市发展。加强生态、人文建设,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建设极具历史特色晋南风貌的美丽城镇。

5、坚持积极稳妥。既要考虑我市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较大的现实,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又要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科学引导,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左右。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3万人。大县城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2万人。其他县城城区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保障有力。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市(含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区空气质量指数PM2.5、PM10分别比2014年下降4%、10%。

到2020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7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62万人。大县城建设用地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其它县城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人居环境有利于人民生活,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二、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化,强化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

按照全市经济一盘棋的思想,本着“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原则,各县(市、区、开发区)根据各自的工业基础,确定1-2个主攻产业,形成横向配套,纵向产业链延伸的产业集群,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

(四)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坚持新兴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举,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努力构筑新型、多元、稳固的工业格局。重点推进运输装备制造、煤电铝一体化、化工、医药、新材料、金属镁、煤焦化、农产品加工、家具制造等九大集群、30个左右的产业板块建设,通过一批集群项目的实施,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聚集,推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产品关联度,提升聚集优势和竞争力。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发展,在全市形成20个以上平均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农业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子。

(五)加速促进“两化”融合

建设智慧城市,实现行政、教育、医疗、城市管理、食品药品监督、旅游等管理行业的信息化。加快智慧城市产业园建设,构建由1个龙头企业,联合5家中游企业,聚集100家下游企业组成的“1+5+100”智慧城市产业集群,带动运城新兴服务业发展。围绕九大产业集群,以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过程智慧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形成一批智慧型制造企业。加大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打造示范标杆企业;

(六)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实施《鼓励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总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企业结构明显优化,规模效应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积极扶持市内现有总部企业在外地新设分公司;积极争取外地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机构、地区总部机构或职能型总部机构;积极引导本地总部企业把在外地的子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大力鼓励外地企业把在我市投资的分公司变更为子公司;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关系,培育壮大现有企业。

(七)着力搞好集群化招商

加强项目创意包装,围绕产业集群,瞄准主攻产业,找准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产品,策划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项目;大力开展定向化、专业化、集群化招商,积极组织小分队到重点招商区域进行对接推介;注重招商实效,每个产业集群每年都要有1-2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主攻产业集群链条的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做大做强一批在全国有份量、有地位、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八)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进一步细化量化重大项目建设任务,明确节点,层层分解。前期项目要抓紧完善手续,力争早日开工,在建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竣工,完工项目要通过要素协调,抓紧达产达效。继续落实“六位一体”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市县和部门领导包联责任制、24小时“直通车”和现场办公制度,建立市县两级重点项目问题限时办结机制;完善项目考核机制。

三、大力推进集群园区化,提升新型城镇化承载能力

按照“区域规划佳、资源配置优、设施配套好、服务效率高”的要求,加强园区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共享、物流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

(九)强化园区顶层设计

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做好产业空间布局,全市以5个省级开发区、河津市、临猗县各2个、其余每县各1个工业园区,形成“5+15”工业园区的格局。坚持“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原则,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主攻产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规划,确立横向配套和纵向延伸的各个环节,明确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把园区化发展与集群化招商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园区聚集能力。

(十)强化产业服务体系

坚持“产业支撑服务、服务推进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现代产业服务体系的发展。

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引进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制步伐,培育本土银行;加大企业改制上市力度,支持优势中小企业在山西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融资对接;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完善市县乡三级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系;着力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城市中心仓(电子商务标准仓),实现园区物流、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现代化管理的全面发展。打造以盐湖区为中心,辐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乃至更广阔区域的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建设电子商务总部,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行业电商平台、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育平台、物流服务平台等三产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企业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和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网络销售和采购业务;支持电子交易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搭建技术共享平台。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组建科技中介服务网络;鼓励企业参与建立行业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业中心;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技术经纪人,以股份制或合伙形式,成立技术经济公司、技术经济人事务所。

高标准建设城市商务区。吸引大型连锁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形成办公、文化、金融、购物、娱乐、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商业中心。把中心城市建成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端品牌、高档消费集聚地。

(十一)强化优势资源配置

统筹协调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各个环节的要素需求,协调解决园区企业生产中的煤炭、电力、运输等生产配套条件。优化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在保证园区项目落地需求的同时,加大土地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提高土地贡献率。认真落实市政府制定的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建立长期稳定、高效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确保重点主攻产业贷款余额平均增长30%以上。

(十二)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集中运城职业教育的优势,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把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集群用工需求紧密衔接,满足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对高素质职业技能工人的需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加大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合理引导就业流向,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到产业园区就业创业,努力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交流平台。

(十三)强化政策环境建设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转型综改试验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抢抓政策机遇,先行先试,打造政策富集洼地。积极争取国家、省等相关部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支持,加强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配套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园区化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加强对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重要指标和运行情况的监测运行;严格落实“三位一体”联动督察机制,切实提高对园区建设的政务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大力推进园区社区化,完善新型城镇化服务功能

按照“科学规划、完善配套”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强化管理为措施,以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社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十四)推进园区社区化发展

按照产城互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产业园区和城市新片区发展相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大水、电、路、气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探索园区社区化扁平管理新模式,发挥园区工委和居委会管理社区事务的作用。加强园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园区社区化发展水平。

(十五)完善城镇人口管理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为暂不具备城镇落户条件的流动人口提供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积极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将“城中村”、“村改居”居民统一登记为城镇居民,统一纳入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十六)强化城镇运营管理

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健全城镇交通、卫生、市容和市场等各项管理制度,依法推进城镇管理。加大对中心城市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供热供气供水等建设、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创新社会治安管理体制,以实施“六六创安”工程为载体,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建设平安运城。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十七)加快城中村改造

逐步对城市规划区内“城中村”、“园中村”的土地、房屋等农村资产进行普查、登记、确权、发证,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依据。采取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运营、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妥善解决拆迁安置、就业社保、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探索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推进城中村综合转制。

(十八)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城市新片区、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深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解决城镇贫困家庭和农业转移人口居住问题。加大面向产业集聚区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与其它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努力满足外来人口、大学毕业生、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

(十九)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快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社区救助、卫生保健、治安调解、权益保障、信息咨询、慈善捐助、老年福利、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功能。积极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社区组织管理新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在办理公共事务、组织居民活动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全面开展科普、文化、卫生、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五、大力推进社区城镇化,优化新型城镇化要素配置

以产、城、人融合为核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城镇化改造,提升园区城市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区域交通中心建设。加快运城机场国际旅游航空港建设,发展机场航空保税物流,形成服务金三角、连接全国、面向国际的民航运输体系;完善高速公路网建设;围绕大西客专和蒙华铁路建设,加快铁路沿线各车站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做好临汾-运城-华山-西安旅游轻轨前期准备工作。逐步形成辐射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便捷交通体系。完善市域公共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中心城市与县城、县城与乡村间公交化率。

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造城乡电网,加快市级智能电网建设,加大电厂建设力度,重点抓好永济热电厂,大唐安峪电厂,河津热电联产、运城关铝热电厂二期等电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黄河北干流等水电开发项目和中条山风电建设项目。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三引六扩、河库成网”大水网建设。科学规划黄河提水综合利用,建设“全面覆盖、配置合理、设施健全、保障有力”的全市供水网络体系。

加快气化运城步伐。加快推进乡宁河津运城输气管道和临汾乡宁稷山等输气管道建设,规划建设天然气调峰储气设施,提高气源保障水平。加大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燃气管网向乡镇延伸,大力推进LNG和CNG加气站建设,提高天然气覆盖率和利用率。

(二十一)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市县两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通过新建或改造城市供排水、电力、公园绿地、邮政、通信、供气、供热和信息网络等,完善市政公用设施体系。推进水资源管理体系改革和机制创新,涉水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保护城市水源地,加强城市节水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统筹规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物流、商业网点、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实际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科学布局城市医疗机构、专业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十二)推进农村社区城镇化

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实施“迁村并城”、“迁村并镇”和中心村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引导自然村向有条件的中心村集中,逐步推动村庄结构调整。实施特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农村向城镇聚集;加大中心村重点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健全农村养老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步伐。

(二十三)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以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市容整治、生态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城市交通秩序、市场规范经营等重点整治工程;加大机关作风整顿力度,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构建市民素质教育体系,全面规划市民素质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六、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

按照“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的思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十四)大力发展土地规模化特色板块

加快实施《运城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方案》,积极培育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投资主体,引导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按照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的思路,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打造粮、果、蔬、畜、棉等一批优势基地特色板块。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快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和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二十五)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结合机制。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紧密的利益联合体。进一步规范合作社的运营和发展,不断提升合作社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十六)积极构建农产品市场化服务模式

推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工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加快农业产业集约型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态建设,大力推动外向性农业发展。积极扶持农副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形成以农产品集散、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信息传导为载体,各种方式协调发展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带动更多运城特色和品牌走向全国,提升运城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二十七)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以加强F型杂交小麦研发为突破,带动转基因抗虫棉、设施蔬菜、标准化果园等展示片区建设。以盐湖区、永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7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建设一批规模相对集中、产业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组织方式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推进28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一县一业”基地县的产业发展水平。

七、大力推进城乡生态化,突出新型城镇化运城特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文明健康幸福的特色城市。

(二十八)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把握城市气质、突出特色设计、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文化鲜明、格调高雅的特色城市体系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和各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快小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规划、国土规划、产业规划、环保规划的核心要素进行重组和整合,实现“五规合一”。完善城市规划工作程序,推行城市规划政务公开,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依规进行开发建设。

(二十九)建设绿色城市

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绿化。按照“横有厚度、纵有层次、点成缀、线成景、片成林”的要求,着力搞好城市绿化。加强城镇过境水系、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加快城市周边污染源的搬迁改造。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把运城建设成为外地人羡慕,投资者向往,本地人自豪的幸福家园。

(三十)建设人文城市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深化传承创新。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风格和传统文化风貌;注重在新城区建设中融入特色文化内涵,实现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重点抓好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工作,突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单位的保护,保持好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提高政府办事公开、公正、透明度,营造城市和谐宽松氛围,提高城市发展的包容性。

(三十一)建设智慧城市

围绕智慧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宽带示范城市”实施;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城市基础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体系,打造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技术利用平台;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技术利用,加快“两化”融合,促进智能化园区形成;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智慧服务体系;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全、智慧社区等系统,推进信息惠民示范工程建设。

(三十二)打造文化旅游名城

按照“高端创意、整合资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搞好文化旅游产业顶层创意策划,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文化旅游合作,通过区域间的景区景点联营、文化活动对接、宣传推介合作、管理机制创新,倾力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以关圣文化建筑群申遗为契机,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景点品味提升,把关帝庙、盐湖生态智慧城连片打造成全市文化旅游的龙头景区,到2015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条件。

加大餐饮、购物、演艺、休闲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把运城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和旅游产品集散地。

(三十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引导,积极倡导节能低碳文明的生活理念。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鼓励支持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实施太阳能亮化和普及工程,优先发展光伏利用项目,支持生物质发电项目,大力推广浅层低温地热建筑供暖应用工程,全面推进“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八、大力推进“四位一体”,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节约集约,市民方便宜居”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大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小城镇聚集作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大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功能各异、协调发展。

(三十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中心城要着眼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推进盐临夏一体化进程。坚持道路、水系、绿地、产业“四管齐下”,有序推进改造提升老城区,拓展建设新城区,打造治理盐湖生态区三大核心工程。老城区以全面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为重点,打通交通瓶颈,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新城区以生态园林建设为引领,围绕产业定位,加大产业聚集力度,以产促城,实现产城人相互融合;以建设盐湖生态智慧城为契机,建设文化旅游、高端商务、新兴工业和健康养生四大产业基础体系。高度重视中心城市“一环九横九纵”主干路网和供热、供气、供排水、强弱电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池、一河、三渠、四库、四池”的城市水系形成;科学规划林、园、廊、带,提高城市绿地面积;优化产业区、生活区、商业区、娱乐区的空间布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建设运城图书馆、群艺馆、会展中心、运城大医院和各级各类学校,完善提升中心城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提升中心城市的吸纳力和承载力,提升运城中心城市在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十五)加强大县城建设

大县城要着眼于通过产业聚集,实现人口集聚功能,积极推进河津、永济、闻喜等大县城建设,打造中心城市卫星城和次中心城市,促进新绛与侯马、平陆与三门峡的融合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主动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通过产业集聚,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实现人口集聚功能;围绕城市化发展,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抓好道路、水系、绿化、供电、供气、供热、管线、通讯、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广场、公园、公共交通、剧院、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养老院、医疗卫生、学校、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三十六)推进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要着眼于繁荣农村市场和就近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功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商贸物流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小城镇,吸纳农民就近就业转移,提升小城镇的产业聚集能力。全面推进中心镇和示范镇建设,增强繁荣农村市场的能力,努力把中心镇建成为农民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的基地。实施重点镇建设工程,每县确定2-3个基础条件好、特点鲜明的重点镇,着力发展产业集聚园区,打造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次中心,推进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型。

(三十七)抓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要着眼于发挥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作为“一村一品”空间节点功能。按照规划先行、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移民搬迁、整体改造等方式,积极稳妥建设农村新社区。要认真落实《运城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集中整合项目资金,有效吸引社会资源,积极拓展市场运作空间,大力实施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和“一村一品”精品专业村,打造农村新形象。

九、大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破解新型城镇化发展瓶颈

(三十八)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移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中心城市要进一步降低对市区务工经商、投资兴业、购租住房、引进人才等外来人口的落户限制。

(三十九)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土地产权、用途管制、市场配置、收益分配等配套制度建设,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进城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机制,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农民进城落户后依法处置宅基地等农村土地的有效形式。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四十)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市场融资功能,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集中用好各类城镇建设、城镇规划、区域发展等专项资金。探索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安排财政转移支付,建立激励吸纳外来人口、扩大就业的长效机制。优化政府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间接投入方法,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基础设施发展。进一步开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探索组建专业性城镇化私募基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采用BOT、TOT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全面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

(四十一)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建设科技创新园,集聚创新人才,培育创新集群,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发展创新公共平台,推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十二)探索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推进机制

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健全城乡平等的就业创业制度,构建以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推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全覆盖,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平等享有相应待遇。探索建立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机制。扩大社会救济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纳入社会救济范围。有序推进社区医疗服务向农民工聚居地延伸,保障农民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同等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完善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基本住房问题。

(四十三)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切实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以企带村、以工补农、村企联动、统筹发展”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新模式,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有序转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农村金融改革步伐,逐步构建适应农村多元化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

十、保障措施

(四十四)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运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领导组,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推进新型城镇化领导机构,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十五)狠抓任务落实

按照“想透、说清、干实”的要求,切实改进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部门要分年度、分行业制定行动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一项重点任务、一个牵头单位、一个责任领导、一个责任机构、一套工作方案),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十六)坚持示范引领

全市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县、镇(乡)、村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承担的任务重点在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投融资等领域先行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定性推广。

(四十七)争取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原经济区政策叠加优势,加强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对接,精心策划、创造条件,积极争取落实一批国省对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

(四十八)强化监督考核

强化政务督察,行政监察和新闻媒体监督等“三位一体”督察机制,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统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将新型城镇化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合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依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辽委发〔2014〕16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3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抓住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有利契机,围绕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强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产城互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优化城镇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以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发展潜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生态良好、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二)优化布局、补短扬长。以综合交通网络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优化城镇结构,促进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和一般镇协同发展。

(三)产城互动、四化融合。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与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增强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四)生态文明、集约高效。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科学制订城镇建设标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挖掘沈阳自然、历史和文化禀赋,依托自有特点,融入现代元素,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宜居城镇,充分展示沈阳老工业基地新风采。

(六)改革创新、稳步推进。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选取基础条件好的地区进行示范,大胆创新、稳步推进。

三、发展目标

(一)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75%左右,使新城、新市镇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吸纳就业能力相适应。

(二)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现城市快速路到县城、一级公路到新市镇、二级公路到乡镇、等级公路到行政村、油路到自然村,客运公交覆盖到行政村。城乡供电可靠率、广播电视覆盖率以及安全饮水、集中供热和燃气管道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兼顾。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完成15万人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四)城乡资源环境全面优化。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1%,地表水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城乡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40个宜居示范乡镇、20个宜居示范样板村和550个宜居示范村。全部行政村均达到农村环境整治宜居达标标准。农村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六)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

沈阳市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指标单位

指标

单位

2013年

2020年

城镇化水平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80.21

85左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66.08※

73.75左右

基本公共服务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

/

100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

%

/

≥95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90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

/

98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

18

20

基础设施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

/

60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

%


100

城市污水处理率

%

95

10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Mbps

/

≥50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

100

资源环境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平方米

100

100

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耗比重

%

/

13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

%

/

50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

38.55

40

※为2012年年末数据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一是规范新城发展。强化4个县城(新民新城、近海新城、法库新城、康平新城)在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优化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集聚产业和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4个近郊新城(佟沟新城、胡台新城、沈北新城、沈抚新城)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着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加强分类指导,制定财政、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到新城投资、经营、购房、落户,提高新城发展效率。二是积极发展新市镇。打造10个新市镇成为服务新城、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点。统筹规划建设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提高综合承载力,吸引人口流入,解决和舒缓中心城区过多的人口压力。三是大力扶持重点镇和特色镇。结合城镇的自身发展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20个左右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的重点镇和特色镇,强化其区域交通节点功能和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是创新规划理念。突破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区的界限,将全市域城镇和农村纳入规划范围,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规划“多规合一”。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做好“全空间”、“全要素”规划的统筹和整合。二是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城市建设,鼓励应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突出文化立市、特色建城,加强对文化遗迹、城市记忆、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的挖掘与保护,建立保护名录,编制保护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打造风貌特色,提升建筑品味。三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以“@沈阳”手机智能门户为窗口,横向依托基础设施一张网、计算资源一片云、民生服务一张卡、城市管理一张图、城市基础数据库、视频监控“城市眼”,纵向形成从数据感知、采集、交换、挖掘、分析,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产业升级集聚的体系,构建智慧民生、智慧管理和智慧经济三位一体的智慧沈阳发展格局。

(三)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一是加强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省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实施京沈、沈阳至金宝屯等国铁项目,以及沈康高速连接线、沈四高速等省域高速公路建设,强化沈阳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二是打造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改造提升全市范围内的轨道交通、快速路以及国省干线公路,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沈阳地铁四、九、十号线和浑南现代有轨电车二期项目建设,启动沈阳至新民、沈阳至辽中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产业集聚区、风景旅游区之间城乡有效衔接、高效运行的快速交通体系。三是完善市域基础公路网。实施干线公路维修1600公里,改造二级以上公路2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强化末梢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小城镇至周边行政村、自然屯的交通联系,加大市区范围内路网通达度,实现所有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建立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村庄全覆盖的多层次路网体系。四是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建立中心城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到村衔接顺畅的三级公交化客运网络,进一步增加基层客运站布点,村庄设置简易站。

(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

一是构建电网新格局。完成系统电源的引入,增强区域电源的辐射能力。围绕各级变电所和输配电网建设,构建全域统筹的电网体系,实现同网同价的电网新格局。二是加强燃气供给。积极引入天然气气源,加快长输管线和高、中、低压配气管线建设,在新城、新市镇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为辅的气源格局。鼓励使用秸秆燃气。三是保障给水安全。实施大伙房水库和辽西北供水管网等给水工程,引进优质水源。增加给水厂,敷设输水管线,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可靠,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标。四是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污处理能力,加快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建设排水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排涝能力。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综合雨水利用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五是优化供热方式。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完成一县一热源工程,新城、新市镇规划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以生物质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辅的供热方式。六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城镇发展深度融合,建设城乡一体的地理信息、智能交通、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数字系统。七是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城市新建道路、集中连片旧城改造,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

(五)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

一是完善公共教育设施。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设备,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支持有条件的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二是健全劳动就业平台。全面加强县及县以下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和村就业服务站运行保障机制。搭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公共招聘平台、业务经办平台。三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强化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改善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农村应急救治等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四是优化社会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县城、新城、新市镇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治和康复设施。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养老服务中心。完善提升现有乡镇敬老院。五是促进文体设施覆盖。加强现代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发展均衡、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六是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区域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

(六)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一是实施“蓝天”工程。突出抓好PM2.5治理,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气化沈阳”工程,继续推进供暖锅炉拆小并大工程和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二是实施“碧水”工程。发挥水系建设对城镇环境的提升作用,增加城镇水系面积。开展卧龙湖、仙子湖、獾子洞等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与修复工程建设。继续抓好辽河、蒲河、浑河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市域范围内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北沙河等支流河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保障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三是实施“青山”工程。实施沈阳市三年绿化提升行动计划,增加城乡绿化面积,加强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北部地区森林化建设,开展全市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规划造林22万亩,开展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造林8万亩,开展农田林网路网水网绿化工程建设,规划造林6万亩。四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重点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保障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

(七)开展宜居乡村建设。

一是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施“四治”(治理垃圾、污水、粪便、秸秆)、“三改”(改造道路、绿化、厕所)和“两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垃圾、污水及粪便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全市150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新建37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175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村屯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配套建设排水边沟、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二是设施完善提质。加快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至2017年,完成507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对168条村屯河道实施标准化改造。加强村屯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和村民广场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秸秆等清洁能源应用。三是宜居示范创建。按照宜居乡镇“五美”(风景美、街区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村庄“三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业兴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标准,建成40个宜居示范乡镇和550个宜居示范村。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腾退机制,积极引导居住向社区集中,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

(八)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一是壮大县域产业集群。推进中心城区工业向县城、新城、新市镇转移。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提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壮大新民药业、辽中有色金属、法库陶瓷、康平塑编等9个“一市三县”百亿产业集群。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加快铁西、浑南、沈北、法库四个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适应产业化要求的建筑装备、制品和材料等,延伸现代建筑产业链条。完善园区内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扶持我市现有现代建筑装备制造和现代建筑部品生产为主的企业转型升级。三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向新城新市镇转移和延伸,加强县域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建设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推进县城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乡村连锁超市建设,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消费性和公益性服务业。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实现就地城镇化。

(九)提高城镇容纳农村转移人口能力。

一是完善城乡公共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和对口交流支援制度,健全教师培训体制。二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鼓励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步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范围。三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逐步统一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法定群体全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逐步统一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四是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以农民工、城镇外来人员为主要从业人员的民营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加强保障房建设,加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

(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市本级对“一市三县”支持力度,在市本级年度城建计划中统筹安排县城重大基础设施和示范镇、示范村建设项目。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进一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设施日常运行管理经费投入。二是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公私合作(PPP)模式,开展供水、供热、供气、垃圾、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探索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产品。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专项支持政策。整合各级各类有关城镇化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城镇化建设。

(十一)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优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坚持农民自愿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二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鼓励支持农民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族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建立宅基地腾退激励机制。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市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全覆盖。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财产评估折股,量化到人。三是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向城乡结合部、县域延伸服务,加大对“三农”贷款比例。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研究设计适应涉农企业的担保产品,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五、实施步骤

(一)起步实施阶段(2015年全年)

1.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及工作任务组成或完善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建立部门联动,落实好各自工作。

2.各部门、各地区要在2015年年底前制定出本部门、本地区承担新型城镇化工作实施方案及其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保障措施等。

(二)稳步推进阶段(20162018年)

1.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组织编制完成《沈阳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修编“一市三县”总体规划。对有条件的县(市)、镇编制控详规划。完成73个镇(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于未做过规划的700余个行政村全部编制完成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规划。

2.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体职工和适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统一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统一待遇范围和标准,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低效地再开发政策,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城镇建设用地数量增减与农村人口进城数量挂钩机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中心城区棚户区(含城中村)改造工作。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设计城建项目融资模式,建立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3.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完成150个“宜居示范村”和20个“宜居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4.开展中期评估,结合“十三五”规划,对2020年目标和任务进行优化。

(三)全面提升阶段(20192020年)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75%左右。建成“一城、六轴”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和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

2.户籍人口、农村土地改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投融资机制等制度创新方面均在市域范围内全面推广。

3.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要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均完成本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

4.2020年下半年,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成员单位开展城镇化绩效考核工作。全面总结统筹城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完善政策措施,并制定法规规章,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政府要求,调整完善我市城镇化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实效。

2.落实任务目标。《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各自工作职责,立即着手制定各项专项规划,并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年度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库。

3.明确工作责任。各区、县(市)作为实施主体,负责本地区新型城镇化工作。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规划国土局、环保局、建委、交通局、农经委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组织落实好各自承担任务,并做好对各地区的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及督查督办等工作。

4.强化督查考核。地方各级政府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作为重点,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内部考评机制,制定督查考核措施,确保按进度要求完成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及各类项目建设。

5.开展试点示范。在积极做好指导康平县申报国家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组织新民市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多规合一、产城融合、农村土地、宜居乡镇示范等试点工作,为全市提供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并通过试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农业转移人口、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附件:沈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任务分工

附表

沈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目  标主要任务牵头部门配合部门
(单位)
1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统计公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市统计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
2完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范新城发展。强化4个县城(新民新城、近海新城、法库新城、康平新城)在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优化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配置,提高集聚产业和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4个近郊新城(佟沟新城、胡台新城、沈北新城、沈抚新城)要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着力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聚集和人口集聚,加强分类指导,制定财政、土地、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到新城投资、经营、购房、落户,提高新城发展效率。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市规划国土局、发改委
积极发展新市镇。打造10个新市镇成为服务新城、辐射周边区域的经济增长点。统筹规划建设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提高综合承载力,吸引人口流入,解决和舒缓中心城区过多的人口压力。
大力扶持重点镇和特色镇。积极发展一般镇。结合城镇的自身发展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20个左右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的重点镇和特色镇,强化其区域交通节点功能和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的能力。
3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创新规划理念。突破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区的界限,将全市域城镇和农村纳入规划范围,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规划“多规合一”。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做好“全空间”、“全要素”规划的统筹和整合。市规划国土局市发改委、交通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
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城市建设,鼓励应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注重人文城市建设,突出文化立市、特色建城,加强对文化遗迹、城市记忆、历史传承、民族风情的挖掘与保护,建立保护名录,编制保护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打造风貌特色,提升建筑品味。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市规划国土局、文广局、城建局、建委、交通局、环保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以“@沈阳”手机智能门户为窗口,横向依托基础设施一张网、计算资源一片云、民生服务一张卡、城市管理一张图、城市基础数据库、视频监控“城市眼”,纵向形成从数据感知、采集、交换、挖掘、分析,到大数据应用与服务、产业升级集聚的体系,构建智慧民生、智慧管理和智慧经济三位一体的智慧沈阳发展格局。市经信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4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加强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省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实施京沈、沈阳至金宝屯等国铁项目,以及沈康高速连接线、沈四高速等省域高速公路建设,强化沈阳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市交通局市建委、沈阳铁路局、地铁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打造市域快速交通体系。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改造提升全市范围内的轨道交通、快速路以及国省干线公路,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铁路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沈阳地铁四、九、十号线和浑南现代有轨电车二期项目建设,启动沈阳至新民、沈阳至辽中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逐步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产业集聚区、风景旅游区之间城乡有效衔接、高效运行的快速交通体系。
完善市域基础公路网。实施干线公路维修1600公里,改造二级以上公路2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强化末梢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小城镇至周边行政村、自然屯的交通联系,加大市区范围内路网通达度,实现所有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建立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村庄全覆盖的多层次路网体系。
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建立中心城区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到村衔接顺畅的三级公交化客运网络,进一步增加基层客运站布点,村庄设置简易站。
5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构建电网新格局。完成系统电源的引入,增强区域电源的辐射能力。围绕各级变电所和输配电网建设,构建全域统筹的电网体系,实现同网同价的电网新格局。市建委市供电公司,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加强燃气供给。积极引入天然气气源,加快长输管线和高、中、低压配气管线建设,在新城、新市镇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等为辅的气源格局。鼓励使用秸秆燃气。市燃气集团,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保障给水安全。实施大伙房水库和辽西北供水管网等给水工程,引进优质水源。增加给水厂,敷设输水管线,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可靠,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标。市水务集团,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提高雨污处理能力。加快雨、污分流系统改造,建设排水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排涝能力。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和综合雨水利用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市建委市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5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力优化供热方式。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完成一县一热源工程,新城、新市镇规划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以生物质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辅的供热方式。市房产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三网融合”,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城镇发展深度融合,建设城乡一体的地理信息、智能交通、社会治安、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数字系统。市经信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城市新建道路、集中连片旧城改造,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市建委市直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6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完善公共教育设施。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中小学教育设施设备,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支持有条件的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市教育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健全劳动就业平台。全面加强县及县以下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和村就业服务站运行保障机制。搭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公共招聘平台、业务经办平台。市人社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强化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改善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农村应急救治等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市卫计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优化社会服务机构。加快推进县城、新城、新市镇社会福利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治和康复设施。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综合性和区域性较强的养老服务中心。完善提升现有乡镇敬老院。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促进文体设施覆盖。加强现代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发展均衡、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文化和体育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市文广局、体育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区域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市供销社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7加强城乡生态建设一是实施“蓝天”工程。突出抓好PM2.5治理,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实施“气化沈阳”工程,继 续推进供暖锅炉拆小并大工程和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深入开展扬尘综合整治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二是实施“碧水”工程。发挥水系建设对城镇环境的提升作用,增加城镇水系面积。开展卧龙湖、仙子湖、獾子洞等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与修复工程建设。继续抓好辽河、蒲河、浑河综合整治工作,推进市域范围内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北沙河等支流河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保障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市水利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三是实施“青山”工程。实施沈阳市三年绿化提升行动计划,增加城镇绿化面积,加大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北部地区森林化建设,开展全市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规划造林22万亩,开展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规划造林8万亩,开展农田林网路网水网绿化工程建设,规划造林6万亩。市林业局市城建局、规划国土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四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生态保护红线、重点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保障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城乡污水处理率。市环保局市发改委、城建局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8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施“四治”(治理垃圾、污水、粪便、秸秆)、“三改”(改造道路、绿化、厕所)和“两化”(美化、亮化)工程。完善垃圾、污水及粪便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全市150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新建37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175公里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村屯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配套建设排水边沟、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市城建局市环保局、农经委、执法局、交通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设施完善提质。加快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至2017年,完成50.7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对168条村屯河道实施标准化改造。加强村屯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和村民广场等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秸秆等清洁能源应用。市建委市水利局、国土规划局、房产局、城建局、农经委、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宜居示范创建。按照宜居乡镇“五美”(风景美、街区美、功能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村庄“三美”(生态宜居村庄美、业兴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标准,建成40个宜居示范乡镇和550个宜居示范村。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通过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腾退机制,积极引导居住向社区集中,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市国土规划局市发改委、农经委、建委等相关部门,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9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壮大县域产业集群。推进中心城区工业向县城、新城、新市镇转移。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提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壮大新民药业、辽中有色金属、法库陶瓷、康平塑编等9个“一市三县”百亿产业集群。市经信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着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加快铁西、浑南、沈北、法库四个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适应产业化要求的建筑装备、制品和材料等,延伸现代建筑产业链条。完善园区内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扶持我市现有现代建筑装备制造和现代建筑部品生产为主的企业转型升级。市建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向新城新市镇转移和延伸,加强县域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建设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推进县城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乡村连锁超市建设,发展贴近居民生活的消费性和公益性服务业。市服务业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推动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实现就地城镇化。市农经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10提高城镇容纳农村转移人口能力完善城乡公共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和对口交流支援制度,健全教师培训体制。市教育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责任,鼓励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步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范围。市人社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逐步统一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法定群体全覆盖。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衔接,逐步统一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市卫计委、民政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扩大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以农民工、城镇外来人员为主要从业人员的民营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率。加强保障房建设,加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市房产局市公积金办,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11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市本级对“一市三县”支持力度,在市本级年度城建计划中统筹安排县城重大基础设施和示范镇、示范村建设项目。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进一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设施日常运行管理经费投入。市财政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公私合作(PPP)模式,开展供水、供热、供气、垃圾、污水处理、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区、县(市)政府市规划国土局、建委、发改委
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探索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产品。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专项支持政策。整合各级各类有关城镇化专项资金,集中支持城镇化建设。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发改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12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坚持农民自愿原则,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建立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市公安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鼓励支持农民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族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建立宅基地腾退激励机制。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市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全覆盖。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财产评估折股,量化到人。市农经委、规划国土局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向城乡结合部、县域延伸服务,加大对“三农”贷款比例。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革。研究设计适应涉农企业的担保产品,探索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市金融办市农经委,各相关区、县(市)政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