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疲劳感与科研寿命

 我心……飞翔 2016-08-22

对于科研寿命问题,有人说博士毕业以后5年,水平就很差了。言外之意,读博士期间,不论状态、条件,对于科研前沿的跟踪等等,容易出成果。可一旦博士毕业,比如说10年以上,估计都在40以上。如果说到了50多岁,论文基本上都是挂通信作者,论文不再直接操刀了,自己不会全篇去写了,对于科研前沿等等,一般而言就比较难以跟踪了。

个人认为,科研寿命减短,与科研价值取向也有关系:比如,博士毕业一般有论文数量和水平要求,读博也都是算拼了最大气力。评职称要求论文,目前职称是决定工资收入和生活基本需求的一般保障,因此论文也不能懈怠。但当这些外在驱动力不再存在时,科研动力也就减小,科研寿命也就相应减短。就比如当前的基金吧,每年交本子,屡投屡不中,科研动力、信心与兴趣也就自然下降。另外,科研环境不可避免存在的一些不公平,也会间接打击科研者的信心与动力。此外,诸如种种“科研做吐了的吐槽”,说明过于急躁的科研过程本身也会对科研的兴趣造成致命打击。这些情况实际上是增加了科研人员的科研疲劳感。

上述种种科研寿命减短的原因,本质原因在于科研的一些功利性的属性。当然,科研活动本身与社会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功利性和利益属性不可避免。但如何尽量减少上述因素,而延长自己的科研寿命呢?

我认为是科研兴趣与科研责任。科学网蒋继平老师的《科研是兴趣的选择还是责任的使然?》谈了这个问题。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到了年龄很大还在坚持做科研的人,比如科学网上一篇博文(忘记名字了)说,美国的一位70岁的老人,每天早起坚持坐飞机7点多准时到达另外一个城市的实验室。我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期间,在周末就经常看到好多教授在他们的独立办公室(比较小,就一间)读论文(他们收入较高,不用周末去打理公司)。我当时访问的倪明选教授,即使到了澳门大学或者说甚至碰巧刚刚出差下了飞机,周末也必然雷打不动召开组会一块读论文,讨论论文,思维比我还敏捷。中国海洋大学的唐功友教授年龄也接近退休,但听说也是坚持到办公室读论文。我有时准备投稿比较好的刊物时(其中两篇IEEE Transactions文章也都是博士毕业以后发表的),不论是收到牛人的审稿意见,还是在修改写作论文时,也觉得写作科研论文虽然辛苦,但能够与世界范围内的小同行进行交流,也是蛮有兴趣的一件事情。同时在写作论文时,通过搜索论文,也间接跟踪了小领域内的一些新的发展与方向。因此个人感觉,对于小人物,如果说“科研责任”有点高大上的话,科研兴趣还是非常重要的延长科研寿命的一个原因。

各位博友,对于延长科研寿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可以交流一下?

推荐人

杨正瓴, 赵美娣, 黄仁勇, 蔡宁, 沈律, 许培扬, 孙彩军, 李颖业, 白龙亮, 牛登科, 王从彦, 李胜文, 李得建, 晏成和, 郑永军, 姚伟, louiexp, xlianggg, qidao, lianghongze, ghzhou5676, guhanxian, alial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