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

 渐近故乡时 2016-08-23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细菌形式的脑膜炎,由于发生了对脑膜带来影响的严重脑膜感染而造成。该病可对大脑带来严重损害,若不加治疗,50%的病人将失去生命。

几种不同的细菌可引起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是可能造成大规模流行的细菌。已经确定了脑膜炎奈瑟菌的12个血清群,其中有6个(A、B、C、W、X和Y)可引起流行。地理分布及引发疫情的能力因血清群而异。

传播

细菌通过携带者的呼吸道或者咽喉分泌物飞沫在人间传播。密切接触及长时间接触,比如接吻、打喷嚏或者面向别人咳嗽,或者与感染者(携带者)一起近距离生活(如住在一个宿舍,共用餐饮用具),易于引起疾病传播。潜伏期平均为4天,但可为2天或10天不等。

脑膜炎奈瑟菌仅感染人类,不存在动物宿主。这种细菌可以留在喉咙部位,有时,由于尚未完全了解的原因,病菌可以突破身体的防御,使感染通过血流扩散到大脑。据认为,10%至20%的人群咽喉部一直携带脑膜炎奈瑟菌。然而,在发生疫情时,病菌携带率可能会更高。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僵硬、高烧、对光敏感、精神错乱、头痛和呕吐。即使在发病早期获得诊断并开始进行适当的治疗,仍有5%至10%的患者通常在出现症状之后的24至48小时内死亡。细菌性脑膜炎可能会对10%至20%的幸存者造成脑损伤、听力损失或学习障碍。脑膜炎球菌败血症不太常见,但属于脑膜炎球菌病的更为严重的形式(通常是致命的),其特点是出现出血性皮疹和快速发生循环衰竭。

诊断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最初诊断可通过临床检查做出,随之进行腰椎穿刺,发现化脓性脊髓液。对脊髓液进行显微镜检查时,有时可见到这种细菌。通过脊髓液或者血液标本培养出细菌,做凝集试验或者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会支持或确认诊断结果。确定血清类型并进行抗菌素敏感试验,对于采取明确的控制措施十分重要。

治疗

脑膜炎球菌病可能会致命,应当始终将其作为一个医疗紧急状况来看待。有必要将病人收住到医院或卫生中心,但没有必要进行隔离。必须尽快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如果可以立即进行腰椎穿刺的话,最好在穿刺后开始治疗。如果在腰椎穿刺之前开始治疗,可能很难培养出脊髓液中的细菌并确诊。

治疗感染可使用多种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及头孢曲松。当非洲卫生基础设施和资源存有限制的地区出现疫情时,头孢曲松属于首选药物。

预防

现有三种疫苗可预防。

1. 多糖疫苗已经问世30多年,用以预防这一疾病。用来控制疾病的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为双价(A和C群)、三价(A、C和W群)或四价(A、C、Y和W群)。
 
2. 对于B群,因其与人体神经组织中的多糖存在抗原模拟而无法开发出多糖疫苗。首个用4种蛋白脂成分合成的脑膜炎奈瑟球菌B群疫苗于2014年发布。

3. 自1999年以来,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已经存在并得到广泛使用。A、C、Y和W四价结合疫苗自2005年以来在加拿大、美国和欧洲获准用于儿童和成年人。



(任何投诉、建议、投稿等事宜,请申请加微信号EBC0002为好友进行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