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葛:孝经30句(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老鄧子 2016-08-23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天子章」

【演译】亲爱自己父母的天子,不会厌恶天下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天子,也不会怠慢天下的父母。


这两个“不敢”,既是孔子对先王至德的回顾,也是对后继天子的祈愿。古代的“天子”,从夏朝开始就实行王位世袭制度。一旦成为“天子”,就意味着要替天行道,不但要率先用孝敬自己父母的心,服务于天下百姓,而且还要用道德教化黎民百姓,使天下所有人都能「老吾老以其人之老」,这个替天行道的天大责任,就叫天职。


如何才能不负“天命”?经文中提出的两个“不敢”,实质上是讲“博爱广敬,仁者无敌”。其中至少含有四层寓意的美德:一是天子「爱人如己」,奉行的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认为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跟仁是一体的。二是天子「常思安人」,常常思念安抚百姓,服务百姓,以人为本,做百姓衣食父母,帮百姓安居乐业,则「修己以安百姓,则千万人悦」。三是天子「因心内恕」,即心存恕道,最懂得原谅人,包容人,爱护人。在其主观意识里「不敢恶於人」,「不敢慢于人」。心里从来不愿生矛盾,不愿起冲突,不愿树对立。眼里不会有讨厌的坏人,心中不愿有恶毒的敌人。四是天子「克己复礼」,努力和自律并举,带头按规矩办事,同时与破坏规矩、危害社禝的势不两立。这样的天子一定会得到百姓的爱戴拥护。


作者简介:笔名董葛,本名董革,山西省直机关退休干部。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科技咨询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国学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三晋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孝文化研究会特邀专家。最近新作有《孝治天下》、《孝经导读》、《论孝经的传统廉政文化》、《二十四孝与孝经主旨多有相悖》、《孝治天下则无怨》、《论孝经的传统价值观》、《文化自信话孝经》等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