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试问谁现在还不知道“洪荒之力”?那可真是OUT了。今天,我们试着从心理学视角解读这个词儿。
“你身体里封印着洪荒之力”。——电视剧《花千骨》 它代表的是人类的一种原始力量,让我们生存、繁殖、强大。(彭凯平)
爱之力(EROS)——希腊哲学家佚名 它指人类充满激情、野性、冲动的且利于人类生存、爱和繁殖的性能力 力比多(Libido)——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 它代表人类生理和心理上的性冲动欲望。
主观生命活力感(Subjective Vitality)(= “洪荒之力”) 1997年积极心理学家理查德·瑞恩和克里斯蒂娜·弗雷德里克提出了该概念。
充满了生活的活力, 精力充沛, 愿意去行动、去交往、去健身,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态, 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
1.生命活力感高的人,更愿与其他人接触,身心也更健康。 2.更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生命活力感要相对高一些。 3.在年老的老人和残疾人中,仍有20%人能感受到旺盛的生命活力。 4.生命活力感差的人更容易感到疼痛,但生命活力感高的人更乐意寻求(医护/朋友)帮助。 积极心理学大师马丁·塞利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还发现:生命活力感是与个人幸福感密切相关的积极心理品质。
1.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保证足够的睡眠。 3.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4.尽量多地参加集体活动。 5.多为他人着想或付出。
本期内容主要源自彭凯平《“洪荒之力”到底是什么意思?野性生命活力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