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岚科技陈士凯:定位导航算法难度不亚于无人驾驶

 图灵狗 2016-08-23

在一次针对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嘉宾专访中,体验环节发现机器人不能走动,我随口一问:“为什么你们的机器人不能走动呢”,嘉宾给我的回复是“室内导航技术不成熟且价格贵,这项技术用不起”,这句话我记住了,在后面的时间,我一直想寻找“室内导航”这项对机器人极为关键的技术公司负责人问个到底,还好,我真找到了。

SLAMTEC思岚科技全称是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后面简称思岚科技),公司位于上海张江,公司定位是提供消费级产品领域的高性能机器人定位导航解决方案及相关核心传感器

思岚科技成立于2013年10月,公司的前身是一个成立于2009年、名称是RoboPeak的研发团队。陈士凯告诉我,未成立公司之前,大家都是以爱好心态和业余时间去从事研发工作,而决定要在2013年正式以公司方式做这个项目是基于几点考虑:

①外部环境推动:2009年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机器人都还没火起来,而到了2013年情况就发生改变;

②内部推动:我们感觉几年下来,技术已经成熟,RPLIDAR A1这款激光扫描测距雷达已经能够实现量产,并且国内外已经有订单;

陈士凯在回顾当初的抉择觉得是做对的,他认为公司是一个盈利机构,过早建立,基于利益驱动,并不能很好的静下心来将技术做夯实,错过市场时机,后面想建立行业地位就变得很困难了。

融资的路上,思岚科技已经完成了天使轮和A轮融资,经细致盘查,思岚科技是在2014年对外宣布完成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机构是天津和易谷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在2015年8月对外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A轮,投资机构包括:天津后天投资合伙企业、宁波谦石高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上海东数创业投资中心和日照常春藤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到目前为止,思岚已经完成三款产品,包括:

插图1

①360度激光扫描测距雷达RPLIDAR A2(升级版):这款产品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的“眼睛”,核心技术就是通过雷达激光去高频采样,用以描绘前方路况。对比RPLIDAR A1,升级版在通信和传动技术上做了改进,原来是采用导电滑环实现旋转机通讯和供电,寿命只有数千小时,升级版采用光磁融合技术,利用光通讯和无线供电,解决机械磨损的寿命限制,连续不间断工作可达5年以上寿命。上面是效果图,产品实际体积为直径7cm、高为4cm。

插图2

②模块化自主定位导航解决方案SLAMWARE:这款产品可以理解为机器人的“小脑”,通常跟RPLIDAR系列配套使用,机器人只有眼睛,没有小脑,缺乏智能规划,只能随机碰撞,这就是最早期扫地机器人的现状,SLAMWARE集成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及配套的路径规划功能。我们看到上图的配套硬件是放大的效果图,实物图只有硬币大小。

插图3

③通用型服务机器人平台ZEUS (宙斯)2.0:如果对上面两者的配合能够理解为一个激光雷达导航解决方案,那么宙斯这款产品就是把这项技术落地的标识,宙斯可以理解为一个机器人的眼睛和脚,能够解决机器人的行走问题,我们知道,仅有激光雷达系统是不能让机器人能够完全解决行走问题的,例如:当前方有玻璃,激光雷达具备穿透性,并不能够检测到前方的情况,因此,只有将更多类型的传感器集成,才能让机器行走更自然,在宙斯2.0里,集成了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传感器、防跌落传感器、防碰撞传感器。使用场景包括:展馆机器人、导购机器人、银行机器人等。

陈士凯认为宙斯2.0作为一个机器人平台,能够很好的解决机器人不能行走的体验问题,企业可以投入精力到应用场景开发层面,将行走问题交给思岚科技,除此之外,思岚科技也跟很多机器人企业共同开发合作,这是由于很多机器人企业具备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个标准套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的需求问题,第二,根据不同需求而定制,反而能够在成本上更加精益。

看情况,深度的个性开发和全包方案思岚都希望把这个盘子做好,陈士凯更是认为:在日后,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情况而选择,并不能够分辨未来哪种发展方向会成为主流,而可以确定的是,思岚科技定位是商用和民用、服务级机器人。在技术关口,陈士凯觉得过去十多年都是以激光雷达占主流,而未来方向会以视觉识别为主流,因此团队也在视觉识别投入研究。而另一方面,与所有初创型和技术型集一体的公司相似,陈士凯也表示在人才方面存在缺口

那么室内导航、定位行走的系统是否能够被前端产品企业都用得起呢?陈士凯透露国外有从事室内导航、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公司,与他们相比,实现同等效果,思岚科技的性价比更高,而这种性价比是建立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例如:激光雷达难点在核心测距工艺上,因此成本高达上万元,而思岚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是视觉的测距引擎,批量售价低至数百元。

除此之外,激光雷达传感器量产工艺复杂,多数系统无法实现量产或者保证较高良品率,思岚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产线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非常高的量产工艺稳定性和良率。陈士凯认为,机器人行走是用户体验的刚需,低成本必然成为趋势,目前被中高端机器人能够接受,相信很快导航产品也会被中低端所吸收。

本文作者梁杰民,亿欧专栏作者;微信:liangjiemin-2016(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