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构架部分,大概是从出生到现在,我读的最困难的一部分书了,薄薄几页,用了六个月时间。极其感谢萌胖千岁、辽塔老师不嫌俺吵闹的耐心指点。
本系列以学习梁思成《清示营造则例》为主,目的是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各部分的名称,稍浅略涉及其构成方式。《清示营造则例》是一部老老实实,呆呆板板的营造则例【A】,本系列笔记也只是一份老老实实,呆呆板板的学习笔记。
以下:
蓝色字体,均整理自原书;黑色字体,为思考记录。
引用图片如出自原书均有标明,彩色部分为笔者标注。
笔者初学,难免出错,恳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第三章 大木
按形制分类:┳大式(多有斗栱)
┗小式(没有斗栱)
按结构分类:┳柱——竖的支重部分
┣梁桁椽及其他附属部分——横的被支的部分
┗斗栱——横、竖两者之间的过渡部分
第二节 构架 —— 基础知识
一、构架中的几个重要名词:
柱: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 梁:①下面两点之上之指点,上面负有荷载之横木
②下面两端有柱支托,上有瓜柱以承上层荷载,横断面略作长方形之横木。 枋:较小于梁之辅材。每个柱头与另一个柱头之间,有连贯梁柱的横木。叫额枋或檐枋,其长度按面阔。
桁/檩:梁头与梁头间,或柱头与柱头科间之上,放在各梁头上,上承椽子。(大式称桁,小式称檩)。桁檩的方向与梁成正角,而同平行于地面。(有斗拱者桁径按斗口定,无斗拱者则与檐柱相同)
椽:桁上与桁成正角排列,以承望板及屋顶之木材,其横断面或圆或方。

檐垫板:清式建筑中,填补檩木与枋木之间空隙的木板,起装饰作用。檩垫板依其位置可分为檐垫板、金垫板、脊垫板等【B】。
【梁原文对檐垫板的描述为:“较小的建筑物不用斗栱,梁头直接放在柱上。梁头上放檐檩,柱头间则用檐枋连贯。檐檩与檐枋之间则加垫板,称檐垫板。”相对来说比较费解。并且,梁的说法有歧义:檐垫板可以被应用于大、小建筑物。】
二、房顶的形式:
(一)最普通者的四种房顶形式:
房顶的形式,最普通者约有四种。其不同处全在左右两端——两山——的做法。
以下四种大木结构,都是同用长方形的平面为基本,可以算做一大类。
他们都是在平行,同距离,同长短的柁梁上产生出的结构,是木材建筑中最老实最规矩的。

山:建筑物较狭之两端,前后两屋顶斜坡角内的三角形部分。
山墙:建筑物两端之墙。

1.硬山:
只有前后两坡,左右两端是两面山墙。

2.悬山:
亦称挑山,结构上与硬山大致相同;唯一不同之点在各桁或檩不在山墙内封住,而一直伸出到山墙之外,使檐支出。

3.庑殿:
庑殿是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的建筑。

4.歇山
由结构上来看,歇山可以说是庑殿和悬山联合而成的。假使把一个悬山顶,套在庑殿顶之上,悬山的三角形垂直的山,与庑殿山坡的下半相交,即成为歇山。

(二)基于以上四种,变化形成的房顶形式:
1.重檐
两层屋檐,谓之重檐。

2.卷棚:
屋顶前后坡相接处,不用屋脊,而将前后坡用弧线联络(脊部做成圆形的)。典型的特征是梁是双数架。

(三)杂式
“杂式”与“正式”根本不同之点,就在平面的不同,因以影响到全部的结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