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奶奶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五月,初夏。
刚刚有了夏的味道,天开始炎热。餐桌旁坐着一老一小。
老人的青丝早已染上了银色,脸上带着微笑,精神有力。遍布皱纹的双手在餐桌上的各式调料间来回摆弄。苍老却仍然灵巧的双手将墨绿的粽叶两张背背相对,由叶蒂四分之一处折成一直角匙状,并取了两勺糯米铺在叶匙内,油香的肉条放入其中,再铺上两勺米盖满肉条,托叶匙的手保持着开头,配合着另一只手的动作;将粽叶剩余部分由米末处折盖上去在折处把两边的角折好。粽身由托着棕叶的手全部握住,另一只手将盖叶部分捏合折下;用干草绳子将折叶处绕紧扎好,再绕扎整个粽身。粽子呈小宝塔形,紧实,美观。整个制作过程娴熟流畅,盘子里的粽子也是越堆越多。而在老人的眉角边却滑下几滴浑浊的汗水。老人身边的女孩看着这包粽子的过程有趣极了。心血来潮地拿了两片棕叶,却怎么也卷不成锥形的样子,气馁的坐在一旁.老人慈祥地拉着女孩坐在自己旁边,嘴里边“抱怨”着女孩怎么这么快放弃,一边又手把手地教她.直到女孩终于包出个像样的粽子时,汗水早已漫湿了老人的衣襟,然而老人仍不辞辛苦地对女孩说:”你看,这下会包了吧”女孩开心地笑着说这是给老人包的,老人笑着夸女孩懂事了,长大了,祖孙两笑成了一块……
那女孩是我,老人是一直陪伴我的奶奶。这多少年前的回忆,如今再重新提起时依旧温馨,就像一股炽热的洪流,从心底漫至全身,久久不会散去。
这几年来奶奶的身体愈来愈差,常常是旧病复发,天天换药,早没有了从前的硬朗了。今年端午前几个星期,奶奶又因年轻时落下的病复发而住院了,可在端午的前几天奶奶就要求回家,虽然家人都反对,但奶奶说快过节了,还是待在家里舒服.到了节日前一天的晚上,接到了奶奶的电话.话筒里传出奶奶带着微微颤抖而熟悉的声音时,不禁有些揪心。她说下午的时候包了些粽子,明天是端午节,有时间的话,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餐饭……这时眼前似乎浮现电话那头满是期待的脸庞。于是毫不犹豫地点头说好。
其实,由于学习越来越紧张的缘故,平常也难得见奶奶一面,所以每次见到奶奶的时候,总想帮忙做些什么,可是奶奶总以我学习压力太大,很辛苦这样的理由微笑地回绝了。总是这样,默默地为自己的子孙付出所有,点点滴滴,大事小事……而我却不能为奶奶做些什么,在心里便会有些愧疚,有些感激。
直到现在,每当吃到那香软的粽子时,总会觉得身边围绕着淳淳的棕香和一份包裹在那香软糯米中的淳淳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