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服用益生菌的误区有哪些?

 渐近故乡时 2016-08-24



走出误区:益生菌在肠道内能形成生物屏障,排斥和抑制有害细菌,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促进消化吸收与肠蠕动,增强人体免疫力。但是,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服用益生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区。


剖腹产、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腹泻或便秘的宝宝,患肠炎的宝宝,消化不良的宝宝,以及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均应服用益生菌。

服用益生菌的常见误区


误区1:宝宝腹泻好了就不用服用益生菌了

         宝宝腹泻恢复期,大便不可能立即恢复正常,往往不太消化的大便会持续几天,此时应继续服用益生菌。益生菌通过调理肠道菌群,不仅可以保护肠道粘膜、抑制肠道内的有害菌,还助于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建议宝宝腹泻停止后继续服用益生菌1-2周。


误区2:酸奶可代替益生菌

        临床曾见过,母乳喂养的6个半月宝宝排便费力,大便干结,妈妈给宝宝喂了酸奶,目的是补充益生菌。她认为酸奶为食品,至少比药物安全。结果两次喂养后,婴儿开始哭闹、腹泻、大便带血、湿疹加重—典型的牛奶蛋白过敏现象。宝宝1岁内不应接受鲜奶及其制品。酸奶也是鲜奶制品。


误区3:益生菌是有益生菌,所以可以长期服用

        当宝宝出现胃肠感染、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按照医生的医嘱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益生菌,但不建议长期服用或者当保健品服用。


鲍奶奶提醒

       对1岁以内或本身有牛奶过敏史的宝宝,服用益生菌制剂时一定要注意制剂中是否含有牛奶,更不要选择酸奶等牛奶制品代替益生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