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酸倒流(烧心heart burn,胃灼热)是胃酸过多的原因吗?

 中江孤舟蓑笠翁 2016-08-24

 

 

         胃酸倒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粘膜的腐蚀损伤,产生灼烧感,即人们所说的烧心。临床上认为,烧心是胃酸过多的原因,治疗的方法是用抗胃酸药。抗胃酸药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中和胃酸,二是抑制机体产生胃酸。这种治疗方式只是暂时解决了烧心的症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停止吃药,烧心的症状就会重新出现。

         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烧心不是由于胃酸过多,而是由于胃酸过少的原因1,服用抗胃酸药会更加减少胃酸,加重烧心的病情。

         为什么胃酸会倒流?综合《Eating Alive》2和《Empty Harvest》3二书的解释,以下是烧心产生的过程:

 

食管裂孔疝症(hiatus hernia

         在正常情况下,胃酸是不能进入食管的,因为食管与胃之间有一个阀门(食管下端括约肌),这个阀门只是向下开放,而不向上开放,即使饭后倒立,胃里的食品也不会再回到食管中。之所以出现胃酸倒流,是因为我们可怜的消化系统遭受了太多的虐待了。从早晨到晚上,我们可能都在不停的吃东西,除了一日三餐以外,还有零食,晚上有宵夜,聚会和娱乐也都在吃东西,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结果导致我们的消化系统非常疲劳;食品的错误搭配导致体内微生物的发酵,产生大量的毒素和有害的气体。除此之外,酒精、咖啡、各种饮料也常常进入我们的消化系统中;还有药物、食品添加剂(增味剂、色素、保鲜剂等)都是消化系统中的常客。我们的消化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超负荷的工作,甚至睡觉时,它还要努力工作,除了处理其中的食品以外,还要忍受各种毒素的刺激。久而久之,胃和食管由于毒素的刺激开始出现痉挛,使食管本身变短。在这种情况下,与食管连接部分的胃就从膈膜的下方被拉到了膈膜的上方(见文章上面的左图),这种现象就是食管裂孔疝症。在这种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变得松弛,允许胃里的食物和胃酸倒流回食管中。由于食管没有任何粘液的保护,即使非常少量的胃酸也能腐蚀、损伤它,产生烧心的症状。

         引起烧心的原因:食管裂孔疝症和胃酸不足。

        

胃酸不足

         食品进入胃以后,胃开始蠕动,蠕动的作用一是分泌胃酸,二是把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与食品均匀的混合起来(蛋白质必须与胃酸接触才能被消化)。如果胃酸不足,胃就要剧烈的蠕动以产生多一些的胃酸,同时增进蛋白食品与胃酸的混合和接触,剧烈的胃蠕动导致其中的食品混合物(食品与胃液)也剧烈的活动,这些混合物在剧烈的活动中通过松弛的食管括约肌而进入了食管,使食管受到腐蚀,产生疼痛。如果这时服用抗胃酸药,疼痛的症状虽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但是,从长远来看,抗胃酸药将导致机体的胃酸越来越少,而胃酸过少是导致烧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服用抗胃酸药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式。另外,胃酸具有很多重要的生命功能,包括胃肠蠕动,营养物质的吸收,特别是吸收维他命B12和矿物质,缺乏胃酸除了影响机体的以上功能以外,还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从而产生胃溃疡。

         胃酸过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分泌胃酸的胃壁细胞非常疲劳,使得它们没有能力产生足够的胃酸。而造成胃壁细胞疲劳的原因是饮食不当,例如吃过多的动物蛋白,或饮食单一,或食品反复加工,或转基因食品,这种饮食需要大量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需要足够的胃酸才具有消化蛋白质的作用),这样就迫使机体每天都在超负荷的工作以产生足够的胃酸来消化进入体内的食品,久而久之,这些胃壁细胞就会非常疲劳,结果导致它们没有能力分泌足够的胃酸。

 

如何调理胃酸倒流?

  • 避免吃含有毒素的食品,不要喝饮料,以避免食管(和其它组织)产生痉挛;

  • 饮食多样化,轮换吃,这样分泌不同消化酶的细胞得到轮换休息的机会;

  • 如果吃动物蛋白过多,可在短时间(3个月)之内吃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例如各种豆类、坚果和种子(但不要吃蛋白粉),给胃壁细胞充分休息的机会;

  • 注意食品的搭配,例如饭后不要吃水果,更不能吃甜点,防止体内微生物的发酵,微生物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毒素;

  • 多喝水,饭前30分钟喝2杯对治疗胃酸倒流和胃溃疡非常有利4

        

 

作者:石英,加拿大注册营养师;《国际标准协会食品与保健品专委会》副主席;《加拿大营养师协会》理事、研究员;《辽宁大学中国民生法制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所著的书有《现代食品与疾病,天然食品与健康》和《别让吃药添新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