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薯的生长期

 永远快乐8699 2016-08-24
块根都是由幼根发育而成的,当幼根尚未形成块根以前,从组织结构来看,由外向里是表皮、皮层、内皮层、中柱鞘、中柱。中柱处在根的中央,除包中柱外表的中柱鞘外,里面还有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等。中柱鞘是一层薄壁细胞,包在中术外面,它可以分生出侧根和不定芽。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细胞组成,它的功能是把从土壤里吸来的养料和水分输送给地上的茎叶。韧皮部主要由筛管细胞构成,其用途是把叶片里制造的养料(碳水化合物)通过筛管运到根部。韧皮部还有乳管细胞,产生白色乳汁,也就是人们薯块断伤后流出的白浆。形成层是具有强烈分生能力的组织,通过自身细胞分裂与长大,能够不断地长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来,块根的开成与长大变粗,就是多种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初生形成层活动程度大小,决定着幼根能不能开成块根。次生形成层的多少与活动程序,直接关系着已经形成的块根能不能变粗。上述3种形态根的出现,就是由形成层活动程序与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序来决定的。栽插后20-40天,凡是初生形成层活动强而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度小的根,都能够形成块根。凡是初生形成层活动强,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序大的,就容易形成为只长长不长粗的柴根。如果初生形成层活动程度弱,不再出现次生形成层,不论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度大或小,根的直径径不再加粗,就成为纤维根(须根)。周皮的形成主要是初生形成层的活动,使根不断加粗,内皮细胞向外伸展,而皮层细胞的增加速度又赶不上内部不断加粗的速度,于是皮层和表皮终于破裂解体,再从中柱鞘产生木栓形成层、木栓、栓内层组成的周皮,也就是通常叫的薯皮。由中柱内部的形成层分裂出大量薄壁细胞,使块根不断加粗长大,就是薯块。人们所食用的薯块实际上是块根的中柱。周皮细胞含花青素,不同品种的花青素含量各异,因而形成不同颜色的薯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