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四家的书法课:写“大字”怎么写才好看? | 故宫书画馆2

 雪梅常在 2016-08-24

宋四家的书法课:写“大字”怎么写才好看? | 故宫书画馆2

一点号王牌讲解员20160824
今天说的“大字”不仅指毛笔字,更是指写得很大的毛笔字。有多大?看图便知:
 

 
  

黄庭坚《诗送四十九侄》,北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赠送给侄子的一首诗,估计是相见不久便要告别,所以叮嘱侄子要奋发图强、好好做人,最后提醒他要记得去探望爷爷:有妷(侄)财(才)相见,何堪举别觞(酒杯)。共期同奋发,更勉致轩昂。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翁翁(祖父)尤念汝,早去到亲旁。

有人要说了,这字写得不大呀。别着急,待我奉上原始尺寸:

每个字直径接近10厘米。如果你用的是7吋屏手机,看到的字才会是原大!

我国北宋时期有四位书法家名气最大,合称宋四家,黄庭坚是其中之一,独门绝技就是写“大字”。

有人要说了,把小字放大了不就成大字了吗,有什么难写的?真动起笔来哪有这么简单。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的传世最佳摹本,写得流畅洒脱,非常漂亮。可如果也放大到几乎满屏,你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字立刻变得比较臃肿,显得肥硕笨拙,失去了流畅洒脱之美。那么黄庭坚是怎么“写大字”的呢?

如果把黄庭坚的字放在“九宫格”里,答案就很明显了。原来他把一个字的重心集中在九宫格最中间的格子里,即所谓的“中宫”。周围笔划,尤其是撇捺,则尽量舒展。收缩的中宫与舒展的四周结合起来,既避免了整体上的臃肿感,又保留了流畅洒脱之美。

和现代人一样,黄庭坚学书法也要临摹王羲之的字,他也称赞过《兰亭序》之美。但黄庭坚没有拘泥于前人的成就,而是开创了极具个性的“大字”风格。

宋四家中的另外一位米芾(音福)也是这样一位追求个性的大师。关于他的风格,咱们下期文章接着聊。

【小链接】黄庭坚《诗送四十九侄》是故宫书画馆《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一期)的展品。故宫书画馆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武英殿。虽然名气比不上太和殿,但武英殿同样经历了许多历史性时刻。比如,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就是在武英殿登基称帝的。

为什么不在太和殿登基呢?有人说是因为太和殿的帝王气太重,草莽英雄消受不起——这种推测恐怕是想多了。之所以选择武英殿,纯粹是因为太和殿着了火。后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紫禁城,同样选择武英殿作为办公地点。太和殿则等到康熙朝才彻底修好。【故宫书画馆2完】

文/博小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