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東海書畫 2019-08-22

作者简介:文徵明 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停云生、衡山,江苏长洲人。画师沈周,书画双绝,为明四大家之一。因其享年甚高,且画艺、德行皆为时人所重,受其影响者甚多并有所成就,如其子文彭、文嘉,侄儿文伯仁,学生陈淳、陆治、钱榖等人,都是吴派之中坚人物。

文璧(1470-1559),字徵明,中年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停云生,祖籍湖广衡阳,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亦称「吴门四家」或「吴门四杰」);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派领袖。

本卷文徵明草书自作诗四首,乃其晚年书旧作。而诗文均出于自作诗,分别为《新晴》、《题画》、《九月二十八日夜梦中作》、《东禅寺与蔡久逵同赋》。文氏五十七岁辞归出京,定居苏州,从此以诗文书画自娱,晚岁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四方求购书画者踏破门坎。目前所见公私博物馆馆藏文氏作品多以行书、小楷居多,而草书「大字」长卷更是不为多见。王世贞曾评价其书法有言:「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实际上,文徵明于书法、绘画,诸艺皆善,除了小楷、 行草等「小字」外,他还作有颇具气势的「大字」,平时所较少展现的洒脱率性的一面,亦在其「大字」创作中显露无疑。这件作于嘉靖戊申(1548)的《行草书自作诗》,便是我们管窥文徵明「大字」书法成就及感悟其晚年性格的壹个窗口。

细观之,草书长卷笔势纵横,点画开张,结体中宫收紧,明显受北宋书风的影响,予人以气势开阔、风神洒脱之感。遍览文徵明传世「大字」代表作,如《行书石湖烟水诗卷》(上海博物馆藏)、《风入松词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都可看出奇峭刚健的北宋黄庭坚笔法的影响。这是在怎样的条件之下产生的呢?纵观文微明的学书历程,其早期书风并无明显特征,中期转益多师,面貌渐趋清晰。王世贞对其学书历程有如下归纳:「公书法无所不规,仿欧阳率更(询)、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海岳(米芾),抵掌睥睨。」实际上,文徵明主要的老师有两位,一是吴宽,一是沈周。沈周的书法,便是学习黄庭坚为多。对于文徵明仿黄的成就,王世贞亦有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在书法方面,吴宽对于苏轼的学习、沈周对于黄庭坚的学习,都仅得其皮毛而已,文氏却得其真意。「吴文定之眉山,沈启南之豫章,仅得其似耳」,而文微明「真得豫章三昧者」。观此卷,可知王世贞所言不虚。实际上,文氏的「仿黄大字」,由于几可乱真,曾有被裁去款印,作为黄庭坚墨迹出售的经历,从中亦可见文徵明「仿黄大字」之成就。从现存法书作品来看,文徵明的「仿黄大字」,始于60岁之后,足见其在书法创作方面不懈的探索精神。这件《自书诗卷》,作于文徵明78岁高龄时,然而纵观全篇,笔力苍劲老辣,气势大气磅礴,殊无老颓态。值得一提的是,文徵明对黄庭坚的学习,仅限于大字行楷,其「小字」,直至晚年仍保持着严谨雅正的本家面貌。

潜心研究文徵明的学者周道振(1916-2007)曾指出,「自书诗卷」是文徵明颇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文徵明是一位在诗文、书画方面无所不能、天才式的人物,他一生创作有大量诗文,仅仅收录于《文徵明集》中的诗作,就达2689首之多。这些自作诗,为文徵明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文徵明书写的自作诗,多为寄兴遣怀、有感而发之作,其中《新晴》、《九月二十八夜梦中作》、《雪夜宿楞伽寺其壹》,皆为极富意趣、清新雅致的小诗。

对于文徵明的书法,王世贞《艺苑言》的一段评论非常全面:“待诏小楷临二王,精工之甚,惟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文徵明杂取唐宋诸家行草笔法,在《集王圣教》间架结构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了紧凑挺拔、圆转灵动,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自家面貌,世称“文体”。经过后半生不断地研磨锤炼,“加以苍老”,成为明代四大家之一。本卷《草书自作诗》为七十九岁所书,正是“人书俱老”之精品力作。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文徴明七十九岁 大字 行书 录自作五言诗四首 手卷

释文:积雨浮宿润,新晴人意适,逍遥竹窗中,啼禽破幽寂,初阳旭檐瓦,残溜时自滴,曲巷行迹稀,苔花绣深壁。层厓削苍铁,飞泉落寒雨,西日漾回波,清风洒檐树,释纷澄道心,燕坐溪亭午,未究平生怀,默默自千古。碧桐已萧萧,冰谷流决决,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旭日穿树林,青烟忽消灭,时看殿岩风,吹落松上雪。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杉,繁阴遽如许,山僧候岩扉,坐听松间履,为破明月团,自汲寒泉煮。

藏印说明:「张群」、「岳军秘籍」系属张群(1889- 1990),字岳军,四川省华阳县人,国民党元老。早年就读保定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赴日本,就读振武学堂,其后曾参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1927年起先后任国民政府兵工署长,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职。

「张爰私印」、「大千」系属张大千,张大千(1899-1983),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尤善山水。一生充满传奇,如曾赴日学染织,又入寺为僧,并在战火中远赴敦煌临摹壁画等。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更被誉为近代绘画史上一大家。

「季迁心赏」、「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系属王季迁,王季迁(1906-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王千,纪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海内大家。其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的影响。

题签者:黄君寔(b.1934),号山涛,广东省台山市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硕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东方美术史硕士

注:经张群、张大千、王季迁过眼审定,黄君寔题签

参阅:

1 .《国宝沉浮录》p367,杨仁恺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2.《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十壹)》,P186-210,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5月。

诗文著录:《文徵明集》。明文徵明著,参见周道振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