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富传承是个风险活,更是个技术活!

 马踏西人 2016-08-24

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数量已超过100万人。但由于缺乏系统性构架,使得他们财富抗风险能力较弱,守富不易。而随着家族企业“交班”的到来,如何有规划地将财富传承给后代,并防止“富不过三代”的发生也让他们操碎了心。



 

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70%的家族企业没能够传到下一代,80%不能够传到第三代,只有3%家族企业的第四代还在经营。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在香港、台湾、新加坡控制上市企业的家族总共250个,在交班的五年以内,家族企业的滑坡幅度是60%,也就是每100块钱在交班以后只剩下了40块钱。

 

财富传承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还是具有“风险”的技术活。我们辛苦积累一辈子的财富,交出去就要打个四折,这其中所隐含的传承带来的财富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只是没到那一步还了解不到而已。

 

那为什么财富传承这么困难呢?我们来看看这四个难题。

 

难题一
孩子能复制本人的创富技能吗?

 

案例一

今年的中国首富王健林和他的儿子王思聪

 



王健林1954年出生于四川,父亲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16岁参军,86年退伍,87年踏入地产行业,93年担任大连万达的董事长,现企业资产3000亿,年净利润超过1000亿,王健林在接受央视的采访的时候谈到,在预计未来的5到10年万达的年净利润将会超过1000亿元,还会增长10倍。

 

王思聪1988年出身于辽宁,是他的独生子,万达集团的董事,早年到英国留学,他的初中和高中是在新加坡度过的,他回到国内之后,王健林拿出了5亿元给他成立了一家PE的投资基金,叫做普思投资(现已注销)。王思聪形容自己年少轻狂、口无遮拦。

 

分析:

时代不一样,人生经历不一样,教育背景也不一样。我们不排除有些富豪的下一代非常优秀,超过父辈的,但是已经说明没有两代人是相似的,这不仅是首富或者富裕家庭子女很难复制上一辈的创富技能,包括我们个人、家庭同样如此。

 

在传承财富的同时,更值得我们深思的可能是心理教育与价值观的传承。

 

难题二
防止孩子过早拥有财富败家?

 

案例二

海翔药业二代接班人仅4年时间,卖掉父辈40年创下的股份




海翔药业是一家上市公司,父亲罗邦鹏用了40年的时间把一个乡镇企业经营成了上市公司。2011年的时候,因心脏病突发紧急让他的儿子坐上了董事长的宝座,其实他儿子也在海翔药业历练了很多年,但或许缺乏足够的管理天分和商业头脑,或许他本身根本不愿意接管父亲的企业。这个富二代从接手开始,不断的出售手中股份,一直到14年5月份把自己手中所有股份全部卖光。网上还有传闻他在澳门赌输了5个亿,说买他股份的人就是在澳门给他设赌局的人等等的猜测。

 

分析:

很难知道一个没有办法去掌控巨大财富的人,当他掌控了之后将会怎么样。

 

财富创造的过程就是流动的过程,金钱没有固定的主人。或许对于社会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社会财富就会永远掌握在那一些现在就富有或者过去就富有的人群当中了。只要财富是流动的,才有更多人的创富机会和梦想,本身也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在财富传承的时候,两代人摩擦妥协能够顺利把所拥有的财富和商业模式传给下一代本身就很困难,而商业环境的变迁又让父辈引以为傲的经验和人脉的传承障碍重重,培养子女接班的能力是一项困难重重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难题三
如何给孩子钱但控制权在手?

 

案例三

担心女孩财产被外人拿走




一位离婚女性,独自带大女儿,想通过房子留给女儿一笔钱,但担心未来增收税收,如果都写女儿的名字,又担心控制不了这房子。

 

咨询律师后,得到的建议是:如果想要控制权和受益权都能掌控,把自己和孩子的名字写在一起,这样孩子如果想要卖房子必须要征求母亲的同意;如果想以后少交税,可以只拥有房产的5%或10%都可以,以后决定把所有的房子都给女儿的时候,缴税是非常少的。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女儿结婚后,有一天跟老公吵架后开车发生车祸,当场死亡。这套房子就成了女儿的遗产,遗产就要在直系亲属当中来进行分配,谁是她女儿的直系亲属呢?女儿的老公,离异的父亲以及作为母亲的她,于是这套房子除了那10%是她自己的,剩下的部分她与另外两个人去进行了平分。当然女儿的老公和父亲谁也没有谦虚不要这笔钱,谁都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最后这套房子折现,大家把钱分了。

 

分析:

在资产传承当中,控制权和受益权其实是两个博弈的力量。我们个人家庭可能遇到这个问题,如果你给了小孩一套房子,肯定不会想到还需要他再写一份遗嘱吧?

 

那如果用其他方式赠与的话,比如说现金,可能控制权是完全没有的。如果传承现金类资产的话,其实不妨可以考虑一下通过保单来进行传承。通过保单来赠与,被保险人还有受益人的关系、权利、义务是写得非常清楚的,避免很多尴尬。

难题四

父母不在了,孩子财产会被瓜分?


案例四

女企业家出意外身故了,这几千万的资产可否归她的孩子?


有位女企业家,离婚多年,名下有两个公司,总的资产大概是6000万,只有一个妹妹和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如果女企业家出意外身故了,这几千万的资产可否归她的孩子?如果孩子还小,资产归谁来代管?如果孩子成家了,资产又会不会被人瓜分?

 

这几千万的资产肯定是归她小孩的,因为她的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就是她的孩子,但是孩子没有到18岁,所以资产归谁来代管呢?是由法定监护人代管。如果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是孩子的父亲,那就是她离婚的前夫来代管,如果法定监护人是她的妹妹,那就是由她的妹妹来代管。


孩子如果成家了,根据《婚姻法》的第十七条第四条规定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或者是赠与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的。但是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的第三项写道:有下列情形之一,为夫妻一方的财产遗嘱或者是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者妻一方的财产。

 

也就是说如果提前留了遗嘱的话,那么这笔钱就是属于她女儿的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留遗嘱的话,那就是她女儿和女婿的共同财产。

 

分析:

财富传承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技术活。如果我们没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提前安排自己的财富,一旦发生风险的时候,就会给我们财产带来巨大的流失。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要解决财富传承问题,得寻找专业工具帮辅助。有哪些“神器”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这5个工具是国际市场上使用度较高的传承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

 

遗嘱


遗嘱是财富传承的最基本文件。一个完整有效且全面的遗嘱可以满足普通中产阶级财富传承的基本需要。

 

这些工作是需要在事前做好安排的,而且往往事后还会引起很多的纠纷,关系利害人往往会针对遗嘱的真伪,有效性等进行长期的法律斗争。特别的是,作为遗产继承,不能规避遗产税,损失巨大。

 

案例1:例如歌王杰克逊的遗产案,香港最富有的女人龚如心遗产案等等,都出现过不同的遗嘱等等对簿公堂的纠纷。

案例2:例如台湾的温世仁去世,采用遗嘱继承,家人足足交纳了40亿的遗产税。


我们认为遗嘱的认证程序复杂且昂贵,且大多数的遗产纠纷及由此带来的财富缩水、隐私曝光以及亲人反目等不良后果均源自于继承人对遗嘱的司法挑战,所以,有周密财富管理规划的富人们通常并不单独使用遗嘱。

 

个人信托

 

个人信托是财富传承的终极之道。个人信托也可称为遗嘱信托,在英美法系的国家里,信托是近一两百年内显赫家族的财富传承首选工具。

到底信托有何功能,能成为财富传承的首选工具?


1.它能规避遗嘱公正程序;

2.实现权益重构;

3.第三方的专业管理;

4.财产独立,风险隔离;

5.实现税收规避。

 

人寿保险


人寿保险是遗产安排的重要环节。

 

人寿保险保单在传承资产的时候,有着以下几个优点:

 

>>>> 传承的确定性


传承时间是由传承人(投保人)决定的,每年几月份领多少钱,以生命身故的时间作为传承的标准时间。传承的对象是由传承人指定的(受益人),不会被家族外人窃富。

>>>> 传承的成本很低


我们传承房产的时候将会有增值税、所得税、契税印花税、2年以内的营业税,这些税公证费也非常高,还有评估费,如果不卖,未来可能还会有遗产和赠与税;


如果是股权的话,就会有所得税、印花税和手续费,如果是直系亲属的股权传承,是没有所得税的,就只有很低的成本。但是,如果股权传承给自己的下一代,下一代想要把它卖出去的时候,由于他是零成本获得这笔股权,一旦他不想持有这个股权,卖出去的时候将会征收高额的所得税,同时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法律文书。保单是没有任何税和费,它在传承的时候是成本最低的,传承的时间是最快的一种工具。

 

>>>> 传承的私密性,有效性并受法律保护


保单传承具有一定隐藏财富的功能,资产转移到受益人的名下不提供公开的查询。同时它有有效传承的作用,约束了受益人对于财富的实际支配权,定期支取。整个保险单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以及保险公司的经营运作上面都会受保险法规的监管,法规完善、监管严格、充分保障,这就是保单在传承时候重要的作用。

 

我们认为高净值的富豪们,不妨在年轻和中年时,给自己购买高额的人寿保险。不仅可以规避高额的遗产税,而且还可以保证该笔资金不受债务影响,另外财产划分明确,避免了采用遗嘱等办法的纠纷。同时在保险期,投保人还可以随意的修改受益人,使得财产继承权充分掌握在投保人手里。相信如果国内开征遗产税,保险将成为大部分人的首选传承财产的工具。

 

家庭有限合伙

 

家族有限合伙——企业传承的最有效工具。企业传承最难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想提前规划,不想资产控制权分散或丧失,但如果不提前规划,遗产税可能随时就会产生。这是天秤的两端,很难平衡。

 

以沃尔顿家族为例,他们把企业资产做了捐赠,成立了沃尔顿家族基金会,同时近40%的股份是在沃尔顿公司;其妻子、长子、次子、三子和女儿,各分得20%权益。这样规划,第一,控制权已平均分配,所以也不用再互相争夺;第二,税收提前筹划,一举解决两大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