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道异物,可能会要孩子的命!北京儿童医院主任用真实案例讲述~

 昵称20131726 2016-08-24

相信许多家长都会注意到,很多小宝宝拿着小物件玩耍,甚至喜欢放入口中吃。有时一不小心还会吞入到胃、肠道。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东方指出,这是很危险的,有时还会危及孩子性命。


什么是消化道异物?

在临床工作中,小儿不慎吞入异物并进入胃、肠道,称之为消化道异物。一般多见于6个月~5岁的小儿。这个年龄的小儿,很喜欢把手中的玩具或者小物件放入嘴中,甚至也有较大的儿童也将手中的小物品放在口中玩耍。常见的小物件有金属钱币、纽扣、区别针、发卡、小螺钉、钥匙、果核、坚果等等。他们甚至将玩具中的小零件拆下来放入口中玩耍。


误吞了异物怎么办?

虽然小儿吞咽功能尚不完善,但取出异物大多预后良好。不过,若合并严重并发症,则病情危重,甚至会造成死亡。

情况1:异物吞入后,大部分异物经食道进入胃、肠道,一般可经肠道排出体外。

情况2:有一些吞入的异物会嵌顿在食道狭窄处,成为食管异物,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多须外科积极治疗。

情况3:进入胃或者肠道的异物,若不能通过胃幽门或回盲瓣,则须手术取出异物


几种常见的消化道异物
食管异物

笔者早年曾收治过一例13岁女孩,一个多月高烧不退、咽喉痛、逐渐消瘦,那个年代还没有B超,CT及MRT,只能拍胸片,胸片仅是纵膈一段较大模糊占位型,不能明确诊断,最终因败血症而死亡。死后尸检,于食管中段见一两头尖尖的大枣核,其中一端刺穿食管,感染扩散至纵膈,并形成较大的囊肿,导致败血症。


危害:异物进入食管后,多可顺利进入肠道。但过大或者较尖锐的异物则不能顺利通过食管。若异物较光滑,如纽扣、金属钱币、玻璃小球等,则被卡部位的食管粘膜仅呈现轻度水肿;若异物尖锐,则可刺破食管粘膜,造成水肿和溃疡,极易穿孔形成囊肿,甚至刺破要害部位,引发大出血和死亡。少数病例因食管溃疡累及气管,形成食管气管瘘。


诊断:主要靠病史。有些家长看见小儿将手中的小物品放入口中,并未能吐出来;有些家长发现病儿出现某些症状,且发现小儿手中玩耍的小物品没了,到处找寻不见,于是紧急就诊;还有家长不知道小儿吞入异物,小儿出现一系列症状,只能由医生根据症状做一些检查,寻找病因。

确诊须依赖X光片检查,即可明确异物所停滞部位,并应追踪其行径,X光透视或X光片不能发现非金属物。有时须吞服钡剂造影检查。但有时吞钡剂造影也不能发现异物。现在虽有B超,CT或MRT,对诊断食管异物的意义也并不大。


治疗:一旦确诊为食管异物后,应尽早取出异物,以避免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肠胃道异物


笔者早年曾配合X光透视追踪一例无意中吞入一根缝衣针的3岁小儿,三天后缝针竟然随大便排出体外,实属罕见。


病情分类:

(1)不需治疗的情况

能通过食管而到达胃及肠道的异物,大多无任何症状且大多数能通过消化道由肛门排除,故无须治疗。只须家长在小儿每次排便后,仔细寻找便中有无异物。

(2)需手术治疗的情况

只有少数较大的或者尖锐的异物,因排出困难而产生一些症状或出现并发症。


症状:异物过大若不能通过胃幽门或盲肠瓣,可有腹痛,但很少伴有呕吐。由于婴幼儿肠壁较薄,嵌入的异物时间较长时,或者异物较尖锐有可能造成肠穿孔。但这种肠穿孔,多因与大网膜,肝脏或周围的脏器互相粘连,可防止异物或感染性物质漏入腹腔内,因而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现象并不十分明显。


诊断与治疗:经腹部B超,或CT可能发现腹腔某部位有占位病变,应手术探查并进行相应治疗。


胃石


胃石也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异物之一,多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小儿。胃石有多种,最常见的胃石是因为小儿空腹食入大量柿子、柿饼、黑枣,柿子及黑枣中含有大量果胶、鞣酸,它们与胃酸凝固沉淀而形成胃石。如果小儿在柿子、黑枣上市季节经常食用,易形成胃石。


症状:胃石较小时无任何症状。当胃石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轻度腹痛,长期进食不足则日渐消瘦、体重下降、营养不良,查体时上腹部可触及质地坚硬的包块,光滑、多可活动,有时有轻度压痛,包块巨大时阻塞胃幽门而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诊断:一般详细询问病史大多可做出明确诊断。口服钡剂X线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治疗:通常在全麻下,用手经腹壁外将较大的胃石挤压成为小胃石,使之成为小碎块,多数病儿胃石即可经肠道排出体外。


预防:胃石是可以预防的,一是少吃柿子、柿饼、黑枣,另外不能空腹吃,而应在饭后食用。

主任温馨提示

小儿消化道异物完全可以预防。至关重要的是家长要教育小儿不能往口中放小物件玩耍。对于年纪小的婴幼儿,绝对不能将小物件放在他们的手中。


(本文作者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东方、副主任医师成福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