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 | 无强度不强健

 jaguarstrikes 2016-08-24

下文为CrossFit Journal July2016—No Intensity,No Results译文


想知道训练强度高低的唯一办法就是去身体力行。

 

强度,不是鼾声如雷、厉声叫嚣的神话怪物,也不是意见左右、各持执词的主张偏好。强度,说白了是简单的物理。用科学的语言说,强度是由“功率”定义的:作用力乘以作用距离再比上做功时间就是“功率”。简而言之,强度就是在尽短的时间内做尽多的功。

 

“人们需要你教他们去怎么做,”CrossFit总部研讨会成员、7CrossFit总决赛运动员Chris Spealler说到。他在犹他州经营管理自己的BoxCrossFit Park City.


▲ 传奇人物—Chris Spealler.“像必须教会员徒手深蹲的技术一样,教练也必须教给他/她们强度的概念。”

 

他解释说:“我们拿Fran这个训练来说,它要求训练者分别完成21-15-9次的火箭推和引体向上,普通人应该花大约7分钟或更少时间完成它。而对于想突破自己纪录的运动员来说,他需要掌控好配速:如果他可以保证21个火箭推和21个引体向上每个动作在2组不间断次数之内完成,并且休息时间不超过5秒,那么他完成Fran的时间应该是2分钟或者3分钟。

 

“给人一个目标让他/她去完成是十分有效的,而很多Box却没有做到这点。其实,强度介于舒适与不适之间。”

那种让你再多做5次就生无可恋的“不适”才会使你变得更强健。

CrossFi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reg Glassman20074月月刊的文章—《认识CrossFit》中写道“强度是一个独立变量,它通常表现为最大化那些有利于训练的适应过程。”

 

有利的适应过程包括:优化身体的组织成分和健康指标,如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等,通过有利的适应过程,人们从病态过渡到健康最终达到强健。

 

早在2002Glassman就说过“强度才能让你发生惊人改变,而不是量的多少。”

也就是说:在更短时间内做更多的功—而不是在更多时间内做更多的功。拿CrossFit中的场景来说,如果你花10分钟完成了Fran,你又觉得10分钟的训练不够量,所以你接着去做了下一个训练,但实际上,你并没有高强度地完成Fran,否则你应该是累得躺在地上,因此,你也就不会收获强度所带来的益处。


这种场景在全球的Box里愈发司空见惯。


“竞赛运动员间流传着一种‘练得越多就越好’的说法,这种思想也溜入了我们的普通课程,每个人都想去加练。”Ben Benson说到。作为CrossFit Terminus的馆主,Benson还是总决赛运动员Emily Bridgers,Stacie TovarBecca Voigt的教练。


▲ Ben Benson正在执教Stacie Tovar.他说许多人选择大量训练却没有高强度,所以也就没有质的飞跃。


Benson说他记得自己刚开始练习CrossFit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就是要把每个训练都练到极致。

“现在我发现人们总喜欢朝总决赛运动员的方向发展,我想强调的是,这种想法很危险。”Benson解释到。


“总决赛运动员可以加练是因为他/她们在所有增加的训练中都保持着强度。他/她们有资格去加练,并且他/她们知道加练多少,加练间也会有恢复时间。”

Benson指出,出现这种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降阶。


他说:“根据每个人的日常表现,我们做出了许多降阶以保持大家步调统一,特别是在完成时间上。我们还会设定许多档位的时限,因为我们所倡导的理念是:不要让运动员去做短时或超长有氧耐力的测试。”


Kelly这个训练为例—5400米跑加30个跳箱加30个药球抛射,他一般会设定时限为30分钟;像Grace(尽快完成30个挺举),他会把时限设定在5分钟。


“可能我也会把Grace的时限放到8分钟,我可不想时限过短导致没人能完成这个训练”Benson补充道,他在尽力让所有运动员都参与进来。

如果及时做出调整,大多数会员就可以完成这个计划,从他们的强健等级来说,他们就达到了相对的强度。


“这是执教团体课的艺术之一:你需要为不同相对强度的人及时做出调整。


简言之,降阶。


Spealler提醒到:强度不仅仅是你告诉运动员在做Helen时要“加快速度”(Helen3轮计时,400米跑,21个壶铃摆,12个引体向上)。如果运动员400米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却伤到了背部,那他就无法完成接下来的训练。这就是教练的失职。


“这难道不算高强度吗?很可惜,不算。这仅仅是追求一个好成绩。”


同理,对于“肮脏的50”这个训练(包含10个动作总数多达500次),Spealler曾见过有运动员在教练的建议下变得“怒发冲冠”。


“实际上,如果教练们觉得这就是高强度,那就大错特错了!”Spealler笑着说道。


“对于那些感觉自己要放弃时再次拿起杠铃、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的人,他们才是在进行正确的高强度。”


“不一定训练量要加大,但一定要保持高强度。只有这样正确逼近高强度的人,才能从训练中真正成长受益。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训练,需要你达到强度的临界点,身体机能和荷尔蒙才能发生改变。但许多人选择了中途放弃,所以他们也就无法让自己变得更强。”


转载自 CrossFit Journal July2016—No Intensity,No Results


感谢收看《CrossFit超能勇士计划》第15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