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肿了”,体重却未增加,咋回事?!

 张秀军张楠张博 2016-08-24

她“肿了”,体重却未增加,咋回事?!

汪芳心视界 08-24 20:22 102

专供非心血管专业人士阅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知识!

汪芳心语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试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脸或腿大了一圈,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如果在唐朝,必定欢喜雀跃。可放在崇尚“精瘦”的当代,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件“恐怖的事”。可是偏偏有不少人“喝水都要变胖”,以至于时常饿着肚子质问镜子中的自己:我这是肿了么?

夏天的尾巴依旧燥热难耐,我发现很多女性朋友似乎又圆润了一些。按理说这个季节瓜果梨枣丰富,饮食上更利于减肥才对。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不少“胖纸”的体重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肿了”而已。胖了跟肿了看起来类似,但是后者更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今天一起跟大家聊聊那些关于“肿了”的病例。

到底怎么回事呢?

刘大姐今年54岁,高血压多年,一直坚持服药,病情控制的不错。前几日发现自己的双腿脚踝部位明显水肿,早晨轻微一些,到了晚间则比较重。家人放心不下,便一起去了社区医疗所检查,结果并未发现明显异常。

过了两日,水肿仍未消退,刘大姐辗转反侧心里嘀咕,遂到门诊来咨询。我问了她平时吃的药,又得知她之前因为血尿酸水平过高而调整了降压药的品种,因此我怀疑水肿的问题多半出在调整后的降压药上。

原来刘大姐一直服用噻嗪类利尿药双氢克尿噻)控制血压,一段时间后血尿酸水平升高,体检发现后医生就建议她换成地平类降压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殊不知地平类降压药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长期服用可使人体微循环动脉和静脉压力差升高,久而久之多余的液体被“挤压”到组织间隙中,特别是人体低垂部位(脚踝等)而形成外周水肿。这类水肿会出现“早轻晚重”的特点。

为此,我给刘大姐调了降压药,减少了钙拮抗作用的降压药的剂量,加上了沙坦类药物,很快她的水肿就明显减轻了。当然如效果不好,也可直接将钙拮抗剂停用,换用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

这种因服药不当引发的水肿案例在临床上并不鲜见,如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甘草制剂、雄激素、雌激素、钙拮抗剂等。这类水肿的最大特点是“来去匆匆”,用药后发生迅速,停药后不久自行消失。只要及时就诊,病情大都能够很好的控制。

有些水肿只是平常生理反应!

上文中的刘大姐是因为“吃错药”导致了水肿,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总是“无缘无故”出现水肿。很多人怀疑自己生了这病那病,其实不然,相当一部分只是一过性的生理反应,大家不要被表象而吓唬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