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 吴哥像一部佛经, 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 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 等待个人领悟...... 分享时间:1月26日(周二)晚上20:00 分享地点:结小伴带你游柬埔寨-微信群 报名方式: 1、转发此图文消息至朋友圈,并带上一句话评论,截图。 2、关注本公众账号,回复 1 至后台,加小秘书的微信。 3、把截图发给小秘书,小秘书拉你进群。 长按二维码,关注“结伴去旅行”公众号↓↓↓↓ 吴哥奇迹之生灭,仿佛一部经 蒋勋在出版《吴哥之美》的时候已经去过柬埔寨14次,一个地方若能让美学大师如此痴迷驻足一定是有渊源的。 元代时,元成宗铁木尔可汗曾派官员周达观出访柬埔寨,当时称真腊,这个地方就是吴哥王朝的所在地,也是我们到访的地方:暹粒。 循着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的视角,我们第一站到大吴哥,也就是真腊王朝的鼎盛之地。 穿过大吴哥的大门,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来到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吴哥王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巴扬寺,映入眼帘的是寺庙废墟的高处,49座尖塔上一百多面静穆的微笑,这就是无处不在的高棉微笑。 或许是吴哥王七世的自恋,或许是他由印度教该信佛教后的顿悟,他将自己的面向与佛主拈花微笑的像合二为一,在坚硬的石头上执着地雕刻了100多个禅意的微笑,你无论哪个角度驻足,无处不在的微笑让你心灵顿时宁静下来。 同样的吴哥王七世效仿佛陀成佛后前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他为母亲修筑了一所寺庙----塔普伦寺,如今寺庙早已在日晒风吹中坍塌,而我们透过法国人修复的路径,试图用想象当年寺庙建筑的庄严以及雕刻的精妙。 徜徉在巨大的“废墟”之中,我们看到残缺,看到了坚毅,看到了在石头间恣意生长,盘根错节的大树,他们已经成为新的“统治者”,而我却意图细细聆听七世国王的叹息声,当然,没有听到,只听到夕阳中鸟儿掠过树枝的声音,提醒我,美的极致是毁灭吗? 吴哥日出,日落,轮回千年旖旎依旧 吴哥寺是坐东向西的建筑,当天边云彩被朝霞染红的时候,吴哥会呈现出神秘的剪影,那个剪影映照在前面的莲池,投影绚出烂的云霞,日出之美是一种惊艳! 日落时分,我们再次守候在莲池前,看夕照吴哥寺,顺光把吴哥寺度上了一层金光,天蓝,云白,莲花摇曳,日落之美是一种沉静! 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个人领悟...... 残缺与倔强,生命如夏花灿烂! 吴哥的奇迹是真腊王朝曾经国力强盛之体现,周边的缅甸、泰国都曾仰望其项背。吴哥奇迹的建造一方面用来佐证君王力图体现君权神授的无上神圣,亦表达出他们对于宗教的虔诚。 真腊王朝在吴哥王阇耶跋摩七世从印度教信仰改信大乘佛教后,有了宁静而平和的雕塑和建筑风格,从高处无处不在的高棉微笑可窥知一斑。 蒋勋在《吴哥之美》中写道: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 另一方面,勤劳而有智慧的高棉人在1000年前就能以巨石,砖,砂岩等材料构建世界上最壮观而且最精美绝伦的寺庙,神塔,宫殿。 这些建筑经历千年,因为数次的王朝异族之战,使得文明的果实埋没于荒草与黄土之间,几近消失。 好在元代人周达观著有《真腊风土记》,所幸法国探险家经由此按图索骥“发现”了吴哥文明。 而近代红色高棉时期的内战,又让这块诸多磨难的土地上又增添了了无数创伤。 那些被地雷炸得肢体残缺的高棉人,还有衣不遮体的贫困儿童,仿佛在预言文明往往伴随着苦难。 吴哥已然成为全世界的游人向往目的地,而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吴哥人,应该会获得更充分的生存机会,祝福他们 ,祝福他们的生命如夏花灿烂,也祈祷美如同高棉的微笑,安然,自在,离苦得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