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仓颉,无疑是个反复被人提起的人物. 荀子《解蔽》中有一句
这话也被说了好多年,其中有意无意的误解也让人数不过来。 好书者众,说明某个时候,存在着多种文字系统,只有仓颉的流传了下来。 荀子对此的解释是壹也。 很多人把壹解释为统一之一,说是文字的整理规范工作。 这种错误是显然的,让人懒得一说。 今天看到《中国文字研究 第13辑》有一篇《关于仓颉整理,统一文字说的重新检讨——谈由于文献误读而形成的一个学术观点》,倒想看看作者怎么把个小问题的讨论搬上高级别的丛刊上的。 没想到作者陈英杰先生的摘要是这样的:
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来看看荀子原文,紧接仓颉句,荀子说:
陈英杰先生洋洋洒洒地讨论该段的上文,得出个
就是看不到
这一句。 这一句清楚地表明了,荀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一个领域里耕耘才能得到丰硕的收获,跨行而有建树者自古及今未尝有之—— 在荀子所举的例子里,每个人都只有一项主要成就。 这里顺便多说一句,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只是荀子这样说而已。 这本是就是诸子修辞的一个特点,只要能服务于我的观点,怎么痛快怎么来。 这种文辞,只能视为寓言性质。 可以确认的只是,仓颉与文字的关系在荀子时代是家喻户晓的,至于他有没有与众多的好书者竞争,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又或者其成功的原因是否可以归因于他的专心致志,这都是不能以荀子的话为依据的。 总之,”壹“乃专精之谓,是可以成立的,但说是”壹于道也“,就是误读,壹只是壹于作书,而未分心于作车,作乐,作稼之类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