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作文点评11

 江山携手 2016-08-25

    这是一个六年级小姑娘写的作文。我与孩子的父母是朋友,他们告诉我,孩子正在上一个作文培训班,已经坚持一年半了,老师是从石景山某学校请来的,是个女老师,每周上一次课,八个学生在一起,是家长们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集体想出来的主意;除了花费几千元的学费外,还平摊了租赁教室的费用。我很感叹,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们真是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租场地、雇教师,等于办了个民办小学校。

    “不看广告,看疗效。”家长把孩子最近写的作文发给我,要我点评一下,看来是家长比较满意的一篇,也是辅导老师很满意的一篇,因为我看见辅导老师几乎用红圈把作文里的句子圈满了,表示里面几乎全是“精句”。当时在酒桌上,作文照片在家长手机里。我一看,蛮不是那么回事,又不愿意打击家长的情绪,就用老套路,先表扬、后批评地说了几句。批评的时候,我能感觉出家长的失望,只是我不知道是对我的态度失望,还是对我的鉴赏水平失望。

    很明显,辅导老师通过对孩子作文大圈大点的夸赞行为,在自我表扬。传递的意思是:通过我这一年多的辅导,你看你们孩子的写作能力,简直不得了了,随手写出来的,全是名言名句了。说严重点儿,这是在欺骗家长。大多数家长并不具备辨别好坏作文的能力,完全看辅导老师的反应,而辅导老师报喜不报忧。喝了几杯酒以后,我实在忍不住,问这个孩子的家长:“别光听辅导老师的夸,你们说说,孩子的作文成绩明显提高了吗?学校的语文老师怎么说的?”家长很老实地回答:“好像没什么提高,语文老师还是不满意。”我说:“这要是满意就出鬼了。”

    下面我说说这篇作文的问题。便于家长们借鉴。(作文原文见图片)

    通过产品,我们就能看出原料。同样道理,通过被辅导过的孩子作文,我们就能看出辅导老师都教了什么。这位辅导老师的手法,肯定是带着孩子读了不少“心灵鸡汤”,并对鸡汤类散文大加赞赏和推崇,孩子得到了引导和鼓励,全部兴趣和模仿冲动,都被鸡汤吸引了。

    记叙文要写什么?要写“事儿”。没有“事儿”,你记的什么?你又叙的什么?记叙文是最基本、最简单、最直接的对生活琐事的记载。记叙文就是要练习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记叙文不是要锻炼孩子“啊,黄河”“啊,泰山”的抒情能力。

    这篇作文最大的问题,里面没有“事儿”。这就像一碗兰州拉面,没有面。你葱花再好看,香菜再新鲜,肉粒儿再整齐,都没用。面呢?相反,如果你是清水煮面条,盛出来,好吃不好吃那是另外一回事,好歹这称得上是一碗面。光有味道没有面,那叫什么啊?记叙文,你光写了满篇的感叹句,请问你感叹什么啊?你的感叹是怎么来的?不是从“事儿”上来的吗?你没写“事儿”,记和叙,还有什么意义呢?

    写记叙文,不要追求词语华丽,要先想写什么事儿,把这件事儿的前前后后想仔细了,哪里需要重点写,哪里需要一带而过,哪里写得实打实,哪里需要虚构一下,这些才是要考虑的问题。中文的语言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总要以表述清楚为目的。啰嗦不要紧,层层递进也过瘾;方言不要紧,地域情调更有味;总之,把“事儿”说明白。别急着给“事儿”扣帽子、下定义。任何时候来一句,“啊,生活就是如何如何”,就等于咵嚓一下,把一锅好面扣地上了。记叙文的宗旨就是,从事儿上“起”,在事儿上“了”。至于这件事有什么意义,不需要作者提醒,读者自能体会。

    拿这篇作文来说,孩子本来想写过年去看奶奶的情景,“事儿”选的不错,由看望奶奶,可以引申出拜年的习俗、过年的热闹、天伦之乐的情景,应该说内容的材料很丰富。这里要注意,“过年”不是事儿,只是事儿的由头;“看奶奶”才是事儿。因此,全篇作文应该重点围绕奶奶来写。平时与奶奶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过年这天,想着去看奶奶,还能吃到奶奶做的好吃的,还有红包拿,是什么心情?奶奶是个什么生活状况?她喜欢什么,爱干什么?在奶奶家里都做什么了?拿出一件具体事来,重点写一写,比如奶奶做了一个什么拿手菜,或者奶奶有一件什么传家宝,可以由此展开,详细描述一下。

    这篇作文由于没写“事儿”,不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所以必须判为不及格。尽管辅导老师几乎把本子都用红笔圈满了,换成语言就是:好!好!好!好!好!好!好……但是这种圈点,属于严重误人子弟,等于是电视机上泼鸡汤,看也不能看了,喝也不能喝了。

                                            2014/3/21 中午

第二百六十四篇·学生作文点评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