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广钟

 一心斋主 2016-08-25

    这是在乾隆年间制作的铜镀金跑鸭转人亭式钟,也叫鎏金转鸭钟,目前收藏在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中。据说, 它是馆藏广钟的代表。而在遥远的紫禁城内,还收藏着几百座更加富丽堂皇的广钟。

    这座钟表通体鎏金,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亭式建筑,亭子下面有身着各色衣服的西洋人围绕着亭子一周站立。下面一层正面的錾花板上镶嵌着各种造型的彩色料石,而钟表盘也在这一层,在表盘的上方内侧还有几对小水鸭悠闲地在“流水”中游动。之所以称它为“跑”鸭和“转”人,其实还另有玄机在其中。

    黄庆昌(广州博物馆研究员):十五分钟就报时一次,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看到钟盘的上面就有这个鸭子在转圈,所以它就叫亭式转鸭。实际上它是用链条来带动,报时报刻的时候上面的小人也会围着这个亭转,然后中间的门打开,出来两个人:一个人手里捧着的是象牙,还有一个人捧着的是另一样东西,就是献宝的意思。

    如今, 因为需要保护这座钟的内部机械,没有上发条让它走动,就这么静静地在柜中展示着,真正成了一件美丽的艺术品。然而, 谁也想不到,这样精致的钟表其实并非是进口得来,而是由广州的能工巧匠制作而成,也被称为“广钟”。

    16世纪中期,闭关锁国依旧是当朝皇帝推行的政策。因此 ,西方教廷多次试图向中国传教都无功而返。这时 ,一件西洋奇巧——西洋钟就充当了东西方交流的媒介。1583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通过广州北上觐见万历皇帝,并奉上两只铁质的自鸣钟。凭借着这样的厚礼,利玛窦开始了他在中国传教布道的生活。而西洋各国的各式钟表则通过广州港口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宫廷和各个达官贵人的家中。

    在《红楼梦》的第六回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在等着王熙凤的时候听见了钟表的声音。书中形容那钟表是"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有坠着一个秤锤般一物却不住地乱晃",说的正是西洋钟。

    红楼梦里虽然没有写出具体的时间,但曹雪芹所处的年代是清朝乾隆年间。在那个时代,西洋钟大多是贡品,只有皇亲国戚或是显赫的达官贵人家中才有,普通人是用不起的,只能用沙漏、 滴水,或者是定时燃完的香来计时。

    几十年间,宫廷中对西洋钟的热爱始终未减,民间市场也开始对钟表有了一定的需求,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广州对外贸易往来。智慧的广州工匠已经开始学习来自欧洲的制表技术。公元1757年,清政府关闭江、 浙、 闽海关,只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广州取得“一口通商”的独特地位,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随之传入,广州工匠的制表技艺也已日趋成熟。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市中美贸易博物馆的一批清代广州外销画里,有一副描绘了当年广州城内钟表店的繁荣景象。英国人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还说:“广州工人模仿的本领很高,他们能制造和修理钟表、模仿西洋油画和水彩画”。

    然而,模仿也只是广钟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现存的广钟来看,它们的造型不同于欧洲钟表中常见的田园风光和牧羊 、郊游的场景,而是亭台楼阁 、佛塔园囿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而“聚宝盆” “宝葫芦”等寓意招财进宝的装饰也时常会点缀其中。钟表外部的装饰,最出彩的莫过于珐琅的应用。珐琅有黄、 绿、 蓝等颜色,其中又以宝蓝色珐琅贴金片最为富丽堂皇。这种贴金银花的硬透明珐琅只有广州能生产,所以又叫做“广珐琅”。眼前这座广钟周身的珐琅经过两百多年的岁月沉淀,依旧美丽如新。可是 ,几百年前, 又是怎样的内部机械结构支撑着它穿越古今,如今依旧能够分毫不差地工作呢?

    黄庆昌(广州博物馆研究员):走时的弦, 大家谁都知道,表也好、 钟也好 ,必须要有弦作为动力。现在都是用钢的来做这个弦,它里面大多数都是用羊肠子,有些是用牛筋,因为它们都有弹力,所以它就用这些来做(动力)。

    广钟无论是在造型、 装饰和质量方面,都可以与西洋钟表相媲美,它仿制的欧洲钟表,甚至可以骗过皇帝和富人的眼睛。

    如今广州的一德路卖麻街28号正是清朝光绪年间所建立的广州商业街钟表公所旧址,也就是钟表制造业的公共组织,它起着管理、 规范 、协作和互助的作用,足见当年广州的民间钟表业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了。在故宫博物院里,还保存有几百座广钟,占据了相当的分量。

    广钟作为西洋钟表入华的窗口和推广的起点,将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洋元素充分结合,融汇中西,浑然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宫廷御制钟表以及其他地方钟表的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