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黄瓜管理技术总结

 止水拥云 2016-08-25

秋黄瓜怎样进行管理? 

秋黄瓜田间管理,水肥管理与夏黄瓜管理一样。在我国北方,秋黄瓜幼苗期正处于高温雨季,如何改进条件,保证全苗,促进黄瓜根系生长,这是秋黄瓜管理的重点。秋黄瓜采取垄作覆地膜栽培更为重要。有条件可采用遮阳网覆盖,来防止高温、大风对幼苗的危害。
秋黄瓜的采收期正是9月蔬菜淡季,9月中旬以后采收的瓜,经过一段短贮,还可为国庆节市场供应新鲜黄瓜,为了使后期瓜多,瓜条直,要早收根瓜和前期瓜。 
夏、秋黄瓜遇到干旱或播种后遭雨怎么办? 

夏黄瓜和秋黄瓜露地栽培,受天气影响很大,尤其是采用直播形式播种,赶上天旱无雨,土壤墒情不好,无法播种。有时刚播完种就降雨,使土壤板结、出苗困难,严重时不能出苗。遇到上述情况,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出齐苗。①播种时遇到天旱,应打底水,浸种催芽播种。②遇到涝雨天,应采取播种后盖沙,防止土壤板结、出苗困难。③播种后遇雨,垄台土壤板结,可在表土干湿合适时,用小钉耙划松垄面,可保证出苗整齐。采用畦作,可连续浇水,保持畦面不干,也能正常出苗。另外也可用垄作同样方法,用钉钯划松地面,保证出苗。
夏、秋黄瓜与春黄瓜栽培上有什么不同? 

春黄瓜栽培季节正处于早春低温、短日照的外界环境条件,而育苗都在冷床、温床,或者温室内进行。温、湿度管理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外界自然条件(低温短日照)在不用任何条件处理下极易形成雌花,在苗期管理中,在温度上只要掌握“三高”(播种、移苗、定植)与“三低”(出苗后,移苗、缓苗后,定植缓苗后)的原则;在水分上掌握“三足”(播种、。移苗、定植时水要浇足)与两控(出苗后、 移苗后控制浇水)的原则,即可培育比较理想的壮苗,而且产量较高。
夏、秋黄瓜栽培季节正处于高温、多雨、长日照季节。因些黄瓜雌花少、雄花多、节间长,秧苗弱,易徒长,产量低。而播种形式,多采用直播和育苗两种形式,尤其是直播苗,极易徒长。 
在保护地中进行地膜覆盖有什么好处? 

地膜覆盖具有提高地温、保肥、保水、早熟增产作用,主要有如下好处:
(1)地膜覆盖能够提高地温,加速养分转化,增加光效,使冬季棚室内的地温升高2℃~4℃,有利于黄瓜根系的生长发育。
(2)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所以,能降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并能缓解冬季棚室内通风排湿与保温的矛盾。
(3)地膜覆盖避免了某些病菌和害虫与土壤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某些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且能防除杂草。
(4)在黄瓜畦面覆盖地膜,能较好地抑制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对黄瓜保苗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5)地膜覆盖适于嫁接黄瓜落蔓盘蔓,避免了接穗的秧蔓节间产生不定根扎入土壤而感染枯萎病,同时还能减少其他病菌对茎蔓及叶片的侵染。
(6)地膜覆盖改善了黄瓜植株生长的光、温、水、养分等条件,所以,能使黄瓜提早出苗,生长加速,早熟丰产。 
塑料棚栽培黄瓜有哪些主要类型? 

栽培黄瓜的塑料棚类型主要有小拱棚、中棚和大棚栽培三个类型。在大棚黄瓜栽培中,因栽培季节不同又分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和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
(1)小拱棚黄瓜栽培 小拱棚黄瓜栽培一般在春季进行,属于短期覆盖,可比露地黄瓜提早15—20天定植。早熟效果超过地膜覆盖栽培,近年来采用地膜加小拱的双膜覆盖,效果更好。
(2)中棚黄瓜栽培 中棚空间比较矮小,一般棚高在近l.5米,跨度3—5米,热容量小,保温效果比小拱棚强,比大棚差。
(3)大棚黄瓜栽培 大棚黄瓜栽培主要以春提早为主,其次是秋延后。
①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大棚黄瓜春提早栽培是当前大棚栽培的主要形式,其面积占春季大棚的70%左右。
②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一般是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下旬定植,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供应市场。一般供应期可比露地延后35天左右。 
在北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有哪些主要茬口?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主要有二大类型,即早春茬、秋冬茬。
(1)早春茬黄瓜栽培的目的在于早春提早上市,解决早春淡季问题。日光温室早春茬黄瓜上市期比大棚黄瓜上市期提早45—60天。一般2月上旬至2月中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旬开始采收,7月下旬拔秧。早春茬黄瓜是北方地区栽培面积最大,也是效益最高的茬口。
(2)秋冬茬黄瓜栽培的目的在于延长供应期,解决深秋、初冬淡季问题,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比大棚秋延后黄瓜供应期长30一45天。一般8月中下旬播种,9月上旬定植,10月上旬始收,新年前后拔秧。 
影响温室采光因素是什么? 

影响温室采光因素主要取决于纬度、季节、天气状况和建筑结构。前三者是自然现象,非人力所控制,而后者则由人来掌握,是以温室设计建造水平为转移的,温室结构不同,温室内光照状况有很大差别。影响温室光照主要与温室方位、屋面角度、建筑材料遮阴面大小、塑料薄膜透光能力及污染、水滴、老化程度有关,这些都是影响温室采光主要因素。
提高温室光照性能的方法是什么? 

提高温室光照性能,主要选用科学的温室结构,处理好温室方位、屋面角度,骨架材料、温室形状及选用的塑料薄膜等几方面与透光的关系。
(1)温室方位与透光 我国日光温室都是采用座北朝南,东西延长的方位,实践证明偏东、偏西均以5°为宜,不宜超过10°,否则影响光照时数。
(2)前屋(坡)面角度与透光 前屋(坡)面角度大小与温室透过率有直接关系,采光面角度(前屋面与地面交角)越大,阳光越接近直射薄膜面,反射损失越小,透过率越高。
(3)骨架材料粗细与采光 建筑材料断面越大光入射率越小,现有建筑材料中钢管做骨架,断面最小,遮光最少,术框(杆)次之,水泥预制件最不好。
(4)温室前屋面形状与采光 目前我国各地温室类型较多,温室跨度、后坡长度、后墙高度等规格不一,实践证明, 跨度6—7米,高2.5—3米,后墙高1.8—2米,短后坡1.4—1.6米,前屋面为拱圆形或者琴弦式,透光性能比较好。
(5)塑料薄膜与采光 北方日光温室,基本上都是采用塑料薄膜做为采光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选择使用好塑料薄膜会显著提高日光温室的采光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薄膜的污染、老化和水滴多少也对透光率有较大影响。 
影响温室保温的因素有哪些? 

日光温室的热源来自白天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的形式透入日光温室并且被室内陆面、植物体、墙体,以及室内的空气、设备和其它构件吸收,只有少部分被反射到室外。短波辐射被上述物体吸收后,室内温度迅速提高,在设计温室时,白天吸收热能要多,晚间失掉热能要少,热量贮存得多,夜间降温缓慢,才能保证作物正常生育的需要。
通常温室内所得到太阳辐射热是以下列5种途径向外散热:①温室覆盖表面的贯流放热量;②室内土壤的地中传热量;③通过缝隙或通风口放出的热量;④水分蒸发、蒸腾、凝结等的潜热传热量;⑤作物生长所利用的热量。
怎样提高温室保温性能? 

提高温室保温性能,要求温室各部位必须严密,在建造温室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温室的后墙和后坡 是寒风侵袭的主要部位,保温好坏对温室内温度影响很大。墙厚在50—60厘米,墙外培土80一100厘米;最好要砌成空心墙,还可在温室后墙外夹设风障,以减弱风势。
(2)前坡保温 温室前坡面白天是温室热能主要来源,又是贯流放热的主要部位。前坡夜间采用盖纸被和草苫覆盖;有的采用双层草苫覆盖,采用棉被覆盖。
(3)在温室前窗外侧(距前窗10厘米)设防寒沟 防止室内土壤向外传热。防寒沟深30—40厘米,宽30厘米,沟内填炉渣、乱草、马粪、稻壳,沟顶盖严,可有效防止地温散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